拖拉机驱动桥的有限元分析及拓扑优化设计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HyperWorks 简介 | 第18-23页 |
| ·HyperMesh 模块 | 第18-21页 |
| ·Altair Optistruct 模块 | 第21页 |
| ·HyperView 模块 | 第21页 |
| ·HyperGraph 模块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有限元及拓扑优化基础理论 | 第23-31页 |
| ·有限元理论 | 第23-24页 |
| ·有限元法简述 | 第23页 |
| ·有限元方法的应用 | 第23-24页 |
| ·模态分析理论 | 第24-25页 |
| ·拓扑优化的概念与发展 | 第25-27页 |
| ·变密度法拓扑优化数学模型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转向驱动桥壳及半轴的基本力学分析 | 第31-50页 |
| ·驱动桥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6页 |
| ·桥壳几何清理 | 第31-32页 |
| ·材料的赋予 | 第32页 |
| ·网格的划分 | 第32-34页 |
| ·各零件间连接的模拟 | 第34-36页 |
| ·载荷工况的处理 | 第36页 |
| ·桥壳有限元模型的求解及后处理 | 第36-41页 |
| ·工况1 桥壳无转角3 倍满载 | 第36-39页 |
| ·工况2 桥壳转角11 度3 倍满载 | 第39-41页 |
| ·半轴的静力学分析 | 第41-44页 |
| ·半轴的几何清理 | 第41-42页 |
| ·网格的划分及材料属性的赋予 | 第42-43页 |
| ·载荷与约束的施加 | 第43页 |
| ·半轴的静力分析 | 第43-44页 |
| ·强度刚度试验 | 第44-46页 |
| ·桥壳试验的准备 | 第44-45页 |
| ·试验过程 | 第45-46页 |
| ·试验数据的处理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50页 |
| 第五章 某转向驱动桥壳的模态分析 | 第50-54页 |
| ·模态分析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某转向驱动桥壳的拓扑优化及结构改进 | 第54-61页 |
| ·拓扑优化设计流程 | 第54-55页 |
| ·驱动桥拓扑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5页 |
| ·拓扑优化设计——优化方案一 | 第55-58页 |
| ·驱动桥壳拓扑优化区域的定义 | 第55-56页 |
| ·定义拓扑优化响应 | 第56页 |
| ·定义驱动桥壳的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 第56-57页 |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 ·拓扑优化设计—方案二 | 第58-60页 |
| ·方案二的约束条件 | 第58-59页 |
| ·方案二的目标函数 | 第59页 |
| ·优化结果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七章 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分析验证 | 第61-64页 |
| ·根据优化结果对驱动桥壳结构进行改进 | 第61页 |
| ·对改进后的桥壳进行仿真分析 | 第61-62页 |
| ·改进前后驱动桥壳动态性能比较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总结 | 第64-65页 |
|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