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益气透邪法治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英文缩写 | 第10-11页 |
综述一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第11-23页 |
1 产生抗生素灭活或修饰酶 | 第11-12页 |
2 改变抗生素作用靶点 | 第12-13页 |
3 膜通透性的改变 | 第13页 |
4 主动外排系统 | 第13-14页 |
5 生物被膜作用 | 第14-16页 |
6 细菌耐药性的传播 | 第16-17页 |
7 中药对于PA耐药性的作用 | 第17-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3页 |
综述二 血清药理学的发展近况 | 第23-34页 |
1 血清药理学的概念 | 第23-24页 |
2 血清药理学的应用范围 | 第24页 |
3 实验动物选择 | 第24-25页 |
4 血清制备 | 第25-26页 |
5 血清处理与保存 | 第26-27页 |
6 血清试验的设计 | 第27-28页 |
7 问题及展望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前言 | 第34-35页 |
理论研究 耐药细菌感染中医病机及治疗探讨 | 第35-41页 |
1 耐药细菌感染与伏邪理论关系的探讨 | 第35-37页 |
2 芪归银方释义 | 第37-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临床调查 我院 ICU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调查 | 第41-52页 |
1 临床资料 | 第41-42页 |
2 观察方法 | 第42-43页 |
3 研究结果 | 第43-49页 |
4 讨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试验研究 芪归银方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 第52-58页 |
1 材料 | 第52-53页 |
2 方法 | 第53-55页 |
3 结果 | 第55-56页 |
4 讨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5页 |
附录一 APACHE Ⅱ评分表 | 第59-61页 |
附录二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调查量表 | 第61-64页 |
附图 芪归银方抑菌试验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