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0-22页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第10-15页
  一、乳腺增生病的概述第10页
  二、乳腺的临床解剖第10-11页
  三、乳腺的生理性变化第11页
  四、乳腺增生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第11-12页
  五、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第12-14页
  六、乳腺增生病治疗第14-15页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第15-22页
  一、病名和病位第15-16页
  二、病因病机第16-17页
  三、乳腺增生病的中医治疗第17-19页
  四、穴位埋线疗法第19-22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22-27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第22-24页
  一、病例来源第22页
  二、诊断标准第22页
  三、辨证分型第22-23页
  四、纳入病例标准第23页
  五、排除病例标准第23-24页
  六、脱落病例及处理第24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24-27页
  一、分组方法第24页
  二、治疗方法第24-25页
  三、观察指标第25页
  四、剔除病例标准第25页
  五、疗效评定第25-26页
  六、统计学处理第26-27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第27-32页
 第一节 基线分析第27-28页
  一、年龄情况第27页
  二、初诊时病程情况第27页
  三、辨证分型情况第27-28页
 第二节 疗效对比情况第28页
 第三节 病情积分比较第28-31页
  一、两组治疗前后病情总积分第28-29页
  二、两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情况积分第29页
  三、两组治疗前后乳房肿块情况积分第29页
  四、两组治疗前后情绪情况积分第29-30页
  五、两组治疗前后月经情况积分第30页
  六、两组治疗前后失眠情况积分第30页
  七、两组治疗前后胁痛情况积分第30-31页
  八、两组治疗前后舌脉情况积分第31页
 第四节 安全性分析第31-32页
第四章 讨论第32-35页
 第一节 选穴依据第32-33页
  一、对照组第32页
  二、治疗组第32-33页
 第二节 疗效的分析第33-34页
 第三节 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第34页
 第四节 研究意义第34-35页
第五章 结语第35-36页
 第一节 结论第35页
 第二节 关于微创穴位埋线的思考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0页
附录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刺补泻手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逆针灸预防运动员关节损伤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