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中国家史小说的诗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论 家史小说及其研究概况 | 第9-17页 |
第一章 文本的空间诗学研究 | 第17-36页 |
第一节 人物群体的划分与权力关系的区隔 | 第19-30页 |
一. 宗族家长式人物: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代表 | 第21-23页 |
二. 革新者: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生力量 | 第23-24页 |
三. 女性的命运抉择:抗争中的压制或解放 | 第24-25页 |
四. 群体分割的理论根源 | 第25-30页 |
第二节 生存空间的"场地"分析及形成机制 | 第30-36页 |
一. 厅堂:权力的聚集场地 | 第33-34页 |
二. 阁楼、地窖:权力阴影下的髑髅地 | 第34页 |
三. 空间诗学的文化意蕴 | 第34-36页 |
第二章 文本的历史诗学研究 | 第36-45页 |
第一节 作为叙事历史诗学的文本理论研究 | 第37-42页 |
第二节 互文、逸闻等诗学价值的重建 | 第42-45页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家史小说的文化立场及诗学价值 | 第45-52页 |
第一节 20世纪以来中国家史小说文化立场的流变 | 第46-49页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家史小说的诗学价值重估 | 第49-52页 |
结语 文本意义的"文化性"重读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