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LRMIS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辽宁省大洼县和阜蒙县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耕地地力评价理论研究 | 第11-13页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 第13-15页 |
·辽宁省耕作类型区划分 | 第15-17页 |
·CLRMIS 简介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9页 |
·大洼县概况 | 第19-23页 |
·大洼县简介 | 第19-20页 |
·气候 | 第20-21页 |
·地质和地貌 | 第21-22页 |
·成土母质 | 第22页 |
·水文和水文地质 | 第22页 |
·植被 | 第22-23页 |
·阜蒙县概况 | 第23-29页 |
·阜蒙县简介 | 第23-24页 |
·气候 | 第24页 |
·地质和地貌 | 第24-25页 |
·成土母质 | 第25-26页 |
·水文和水文地质 | 第26-28页 |
·植被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耕地地力评价 | 第29-50页 |
·耕地地力评价的主要技术流程 | 第29-30页 |
·确定耕地地力评价指标 | 第30-33页 |
·选择评价指标的原则 | 第30-31页 |
·选取评价指标 | 第31-33页 |
·确定评价单元 | 第33-34页 |
·评价单元赋值 | 第34-35页 |
·点位图 | 第34页 |
·矢量图 | 第34页 |
·等值线图 | 第34-35页 |
·单因素指标评语 | 第35-40页 |
·模糊评价法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单因素指标评语表达 | 第36-40页 |
·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确定 | 第40-49页 |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40-41页 |
·判断矩阵标度 | 第41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41-49页 |
·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IFI) | 第49-50页 |
第四章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50-69页 |
·大洼县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50-58页 |
·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 第50-51页 |
·评价结果检验 | 第51-52页 |
·各等级地力分类汇总 | 第52-54页 |
·各等级地力分述 | 第54-55页 |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 第55-58页 |
·阜蒙县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58-66页 |
·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 第58-60页 |
·评价结果检验 | 第60-61页 |
·各等级地力分类汇总 | 第61-64页 |
·各等级地力分述及利用改良 | 第64-66页 |
·大洼县和阜蒙县评价结果比较 | 第66-69页 |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比较 | 第66页 |
·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比较 | 第66-67页 |
·各级耕地面积及所占比例比较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9-72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建议 | 第70-72页 |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各农用地生产潜力 | 第70页 |
·调整作物布局,合理轮作倒茬 | 第70页 |
·分区土壤养分管理,实现配方施肥产业化 | 第70页 |
·运用GIS 技术,实现土壤资源信息管理数字化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
导师简介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