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9页 |
2 昂格尔与《现代社会中的法律》 | 第9-16页 |
·昂格尔其人 | 第9-11页 |
·昂格尔理论进路——批判与重构 | 第11-16页 |
3 昂格尔对法律秩序的描述 | 第16-24页 |
·法秩序与社会形态 | 第16-19页 |
·“相互期待的模式和惯例”——习惯法 | 第16-17页 |
·“利益团体的控制工具”——官僚法 | 第17-18页 |
·“形式正义的社会利益妥协”——法律秩序 | 第18-19页 |
·现代法治产生的社会基础 | 第19-22页 |
·法治的环境前提 | 第19-20页 |
·利益集团间的博弈 | 第20-21页 |
·自然法观念的价值 | 第21-22页 |
·多元利益集团与自然法观念的相遇 | 第22页 |
·自由主义法治的悖论 | 第22-24页 |
4 昂格尔对中华帝国法制经验的判断——法治“负极” | 第24-37页 |
·“礼制”时期 | 第25-26页 |
·从习惯法到官僚法——帝国的形成 | 第26-28页 |
·对于专制主义的迷恋? | 第28-37页 |
·“东方式”的社会 | 第29-30页 |
·“一体化”的社会结构 | 第30-33页 |
·神合而形异——儒家与法家 | 第33-37页 |
5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对中国构建现代法治的思考 | 第37-43页 |
·现代法治社会构建所面临的困境 | 第37页 |
·努力实现法治秩序建构的现代性突围 | 第37-39页 |
·建构现代社会中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关键问题 | 第39-43页 |
·构筑多元利益集团参与的法律秩序 | 第40-41页 |
·承认传统规则的有用性 | 第41页 |
·培育法治建设的市民社会土壤 | 第41-43页 |
6 结语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