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引言 | 第8-10页 |
二、公益诉讼的概念及特点 | 第10-14页 |
(一) 公益诉讼的产生及发展 | 第10-11页 |
(二) 公益诉讼的定义 | 第11-12页 |
(三) 公益诉讼的特征 | 第12页 |
(四) 公益诉讼主体的特殊性 | 第12-14页 |
三、公益诉讼适格主体探析之一:检察机关以外各主体 | 第14-18页 |
(一) 公民个人提起公益诉讼的利弊 | 第14-15页 |
(二) 人民法院、人民代表大会等立法机关、审判机关不能成为公益诉讼的 主体 | 第15页 |
(三)消费者保护协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社会团体作为公益诉讼主体的利弊 | 第15-16页 |
(四) 行政机关作为公益诉讼主体的利弊 | 第16-18页 |
四、公益诉讼适格主体探析之二:检察机关 | 第18-28页 |
(一) 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必要性分析 | 第18-20页 |
(二) 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可行性分析 | 第20-23页 |
(三) 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存在的理论难题 | 第23-28页 |
五、国外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 | 第28-31页 |
(一) 普通法系国家 | 第28-29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 | 第29-30页 |
(三) 发展中国家——以巴西为例 | 第30-31页 |
六、我国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的司法现状 | 第31-34页 |
(一) 支持起诉 | 第31页 |
(二) 督促起诉 | 第31-32页 |
(三) 共同起诉 | 第32页 |
(四) 提起诉讼 | 第32-34页 |
七、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相关问题之完善 | 第34-38页 |
(一) 规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 | 第34-35页 |
(二) 确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谦抑原则和前置程序 | 第35页 |
(三) 明确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权与诉讼监督权的职能分工 | 第35-36页 |
(四) 提升检察机关对公益诉讼案件的诉讼监督权的审级 | 第36-38页 |
八、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