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蚕桑论文--蚕基础科学论文

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转录水平定量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5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第12-15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分类与命名第12-13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结构与功能第13-15页
   ·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研究进展第15-19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分布与诱导第15-17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昆虫抗药性形成中的作用与机制第17-18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表达调控机制第18-19页
   ·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技术第20-25页
     ·荧光定量PCR 实验原理第20-22页
     ·荧光定量PCR 的荧光化学方法第22页
     ·荧光定量PCR 的定量方法第22-2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5-31页
   ·实验材料第25-28页
     ·蚕品种第25页
     ·分子生物学试剂第25页
     ·实验用杀虫剂和氟化物第25-26页
     ·培养基第26页
     ·缓冲液和常用溶液第26-27页
     ·核酸电泳相关试剂第27-28页
     ·其它试剂第28页
   ·实验方法第28-31页
     ·细菌的培养和收集第28页
     ·质粒DNA 少量快速提取--碱法第28-29页
     ·组织总RNA 的抽提第29页
     ·反转录第29页
     ·PCR 反应第29页
     ·酶切反应第29-30页
     ·连接反应第30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0页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30-31页
第三章 Bm GSTd1 基因诱导表达定量分析第31-41页
 摘要第31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材料及主要试剂第31-32页
     ·方法第32-33页
     ·数据处理第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40页
     ·标准曲线第33-34页
     ·BmGSTd1 基因在正常饲养5 龄幼虫部分组织中的转录水平第34页
     ·5 龄幼虫添食NaF 后不同组织中BmGSTd1 基因的诱导转录水平第34-40页
   ·讨论第40-41页
第四章 不同蚕品种BmGSTs 基因转录水平的测定第41-52页
 摘要第41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5页
     ·材料第41-42页
     ·方法第42-45页
   ·结果与分析第45-51页
     ·标准曲线第45页
     ·5 龄幼虫不同组织BmGSTs 基因的转录水平第45-47页
     ·5 龄幼虫各组织不同BmGSTs 基因的转录水平第47-51页
   ·讨论第51-52页
第五章 杀虫剂诱导下BmGSTs 基因转录水平的测定第52-64页
 摘要第52页
   ·材料与方法第52-55页
     ·敌敌畏和溴氰菊酯溶液的配制及添食第52页
     ·家蚕解剖第52页
     ·外源跟踪标定基因mRNA/DNA 混合物的制备第52-53页
     ·样品制备第53页
     ·Real-time PCR 引物设计第53-54页
     ·Real-time qPCR 实验设计第54页
     ·Real-time qPCR 数据分析第54-55页
   ·结果和分析第55-62页
     ·不同BmGSTs 基因在添食杀虫剂5 龄幼虫各组织中的诱导转录水平第55-58页
     ·用杀虫剂处理的5 龄幼虫不同组织BmGSTs 基因的诱导转录水平第58-62页
   ·讨论第62-64页
第六章 氟化物诱导下BmGSTs 基因转录水平的测定第64-71页
 摘要第64页
   ·材料与方法第64-66页
     ·NaF 溶液的配制及添食第64页
     ·家蚕解剖第64页
     ·外源跟踪标定基因mRNA/DNA 混合物的制备第64页
     ·样品制备第64-65页
     ·Real-time PCR 引物设计第65页
     ·Real-time PCR 实验设计第65-66页
     ·Real-time qPCR 数据分析第66页
   ·结果与分析第66-69页
     ·NaF 添食五龄幼虫中肠BmGSTs 基因的诱导转录水平第66-67页
     ·NaF 添食五龄幼虫脂肪体BmGSTs 基因的诱导转录水平第67-69页
     ·NaF 添食五龄幼虫马氏管BmGSTs 基因的诱导转录水平第69页
   ·讨论第69-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蚕卵色限性品种(W-1)蚕卵的发育后期及蚁蚕蛋白质组的研究
下一篇:外源物质对家蚕追寄蝇寄生影响及生态防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