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父”与“弑父”:虹影小说的悖论式书写及其文化意蕴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作家生平与创作 | 第7页 |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7-9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论文的整体架构 | 第9-10页 |
2 "寻父":"无父"心理创伤的自我拯救 | 第10-24页 |
·"无父"的身世创伤及其困境 | 第11-15页 |
·"寻父"的行为动机及其表现形式 | 第15-23页 |
·重陷"无父"的困境 | 第23-24页 |
3 "弑父":难以自禁的女性言说 | 第24-37页 |
·"弑父"的含义及其文学言说 | 第24-27页 |
·"精神弑父"的文本体现及其模式 | 第27-32页 |
·"弑父"与"恋父"的矛盾与焦虑 | 第32-37页 |
4 "寻父"与"弑父"悖论式书写的文化意蕴 | 第37-50页 |
·对具有"创伤性的童年经验"的诉说 | 第37-40页 |
·对血缘牵绊下的爱恨情仇的梳理 | 第40-42页 |
·对父权传统的反思 | 第42-46页 |
·通过写作"回家" | 第46-50页 |
5 结语 | 第50-56页 |
·对当前"弑父"书写的超越 | 第50-54页 |
·书写的局限 | 第54-56页 |
注释 | 第56-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7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73-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