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网格—微型群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前言 | 第12页 |
·刚性网格—微型群桩复合地基的概念 | 第12-13页 |
·桩—网复合地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刚性网格—微型群桩复合地基的特点 | 第18-19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刚性网格—微型群桩复合地基概述 | 第20-31页 |
·复合地基简介 | 第20-21页 |
·复合地基的常用形式 | 第20页 |
·复合地基的分类 | 第20-21页 |
·复合地基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21页 |
·刚性网格—微型群桩复合地基加固技术 | 第21-24页 |
·技术方案实现 | 第21-22页 |
·技术性能 | 第22-23页 |
·实施例 | 第23-24页 |
·刚性网格—微型群桩复合地基主要组成部分 | 第24-30页 |
·土工合成材料 | 第24-27页 |
·过渡垫层 | 第27-28页 |
·微型桩 | 第28-29页 |
·刚性网格 | 第29-30页 |
·刚性网格—微型群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的探讨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复合地基数值模拟 | 第31-39页 |
·有限元单元法 | 第31-32页 |
·材料本构模型选取 | 第32-36页 |
·各向同性线弹性模型 | 第32-33页 |
·Mohr-Coulomb 模型 | 第33-35页 |
·三维接触面模型 | 第35-36页 |
·模型在MIDAS\GTS 中的实现 | 第36-37页 |
·MIDAS 软件简介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复合地基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65页 |
·基本模型的建立 | 第39-42页 |
·几何参数 | 第39页 |
·材料参数 | 第39-40页 |
·边界条件 | 第40页 |
·施工步骤 | 第40-41页 |
·影响因子 | 第41-42页 |
·桩土变形特性 | 第42-49页 |
·桩间土沉降量 | 第42-45页 |
·桩端贯入变形 | 第45-47页 |
·桩间土剪切变形 | 第47-49页 |
·桩端土层变形特性 | 第49-51页 |
·桩端土层沉降量 | 第49-50页 |
·桩端土层剪切变形 | 第50-51页 |
·垫层与张拉网的变形特性 | 第51-54页 |
·垫层水平变形 | 第51-53页 |
·张拉网水平变形 | 第53-54页 |
·刚性网格与微型桩变形特性 | 第54-62页 |
·刚性网格变形特性 | 第54-55页 |
·微型桩弯曲变形 | 第55-58页 |
·微型桩弯矩变化 | 第58-60页 |
·微型桩剪力变化 | 第60-62页 |
·垫层的土拱效应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主要结论 | 第65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