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的问题研究--以保定市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23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6页 |
·城市边缘区 | 第13页 |
·都市村庄 | 第13-14页 |
·城市蔓延 | 第14页 |
·贫民窟 | 第14页 |
·土地整理 | 第14-15页 |
·旧城改造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19页 |
·初步涉及阶段 | 第16-17页 |
·初步认知阶段 | 第17页 |
·百花争鸣阶段 | 第17-19页 |
·国内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经验及分析 | 第19-23页 |
·国内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经验 | 第19-21页 |
·城中村改造的共同点分析 | 第21-22页 |
·城中村改造的差异分析 | 第22-23页 |
3 保定市城中村现状及改造存在的问题 | 第23-36页 |
·保定市城中村现状 | 第23-27页 |
·总体状况 | 第23页 |
·分布状况 | 第23-24页 |
·类型划分 | 第24-25页 |
·基本特征 | 第25-27页 |
·城中村形成原因 | 第27-30页 |
·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中村形成的根本原因 | 第27-29页 |
·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速是城中村形成的直接原因 | 第29-30页 |
·经济利益驱动是城中村形成的内在因素 | 第30页 |
·城中村存在的负面影响 | 第30-32页 |
·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 第30页 |
·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第30-31页 |
·对城市用地的影响 | 第31页 |
·对城市管理体制的影响 | 第31-32页 |
·城中村改造的必然性 | 第32-33页 |
·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需要 | 第32页 |
·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 第32-33页 |
·解决城中村农民长期出路的需要 | 第33页 |
·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第33页 |
·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分析 | 第33-36页 |
·规划难点 | 第33页 |
·产权难点 | 第33-34页 |
·资金来源难点 | 第34页 |
·拆迁补偿难点 | 第34页 |
·土地供应难点 | 第34页 |
·思想观念难点 | 第34-36页 |
4 保定市城中村改造分析 | 第36-41页 |
·改造开发主体模式分析 | 第36-37页 |
·政府主导型的城中村改造模式 | 第36页 |
·村集体主导型的城中村改造模式 | 第36-37页 |
·开发商主导型的城中村改造模式 | 第37页 |
·改造主体利益博弈关系 | 第37-39页 |
·政府与业主的博弈关系 | 第38页 |
·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关系 | 第38-39页 |
·开发商与业主的博弈关系 | 第39页 |
·城中村空间改造模式分析 | 第39-41页 |
·整体改造 | 第39-40页 |
·调整改造 | 第40页 |
·保留整治 | 第40-41页 |
5 保定市城中村改造的策略 | 第41-44页 |
·科学合理规划,改善居住生活环境 | 第41-42页 |
·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村集体经济 | 第42页 |
·以人为本的公众参与 | 第42页 |
·统一落实安置,创造生存发展条件 | 第42-43页 |
·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新的城中村产生 | 第43-44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作者简历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