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的哲学比较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章 邓小平与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概述 | 第13-29页 |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背景 | 第13-16页 |
·时代背景 | 第13-14页 |
·理论背景 | 第14-16页 |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 | 第16-19页 |
·市场经济是中性的 | 第16-17页 |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 第17-18页 |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 第18-19页 |
·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的背景 | 第19-23页 |
·时代背景 | 第19-20页 |
·理论背景 | 第20-23页 |
·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 | 第23-29页 |
·关税理论 | 第24-25页 |
·经济发展阶段论 | 第25-26页 |
·生产力理论 | 第26-29页 |
第2章 邓小平与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 | 第29-44页 |
·理论模式比较 | 第29-33页 |
·邓小平市场经济的理论模式 | 第29-31页 |
·李斯特市场经济的理论模式 | 第31-32页 |
·理论模式的异同及评析 | 第32-33页 |
·经济价值观比较 | 第33-38页 |
·邓小平的经济价值观 | 第33-35页 |
·李斯特的经济价值观 | 第35-37页 |
·经济价值观的异同及评析 | 第37-38页 |
·历史视野比较 | 第38-40页 |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视野 | 第38页 |
·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视野 | 第38-39页 |
·历史视野的异同及评析 | 第39-40页 |
·学术境界比较 | 第40-44页 |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学术境界 | 第40-41页 |
·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的学术境界 | 第41-42页 |
·学术境界的异同及评析 | 第42-44页 |
第3章 邓小平与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比较研究的意义 | 第44-56页 |
·关于经济学理论的启示 | 第44-48页 |
·经济学理论抽象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 | 第44-46页 |
·经济学分析单元的多样性与经济理论的适用性 | 第46-48页 |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 第48-56页 |
·生产力理论与价值理论的统一性 | 第48-50页 |
·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 第50-52页 |
·市场经济的历史使命 | 第52-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