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第12-18页 |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金标准制定 | 第12页 |
| ·研究样本量 | 第12-13页 |
| ·资料收集及标本采集 | 第13页 |
| ·临床资料收集 | 第13页 |
| ·细胞标本采集 | 第13页 |
| ·活检组织学标本采集 | 第13页 |
| ·实验室检测 | 第13-16页 |
| ·HC-2检测hr HPV | 第13-14页 |
| ·L1壳蛋白表达检测 | 第14页 |
| ·p16蛋白表达检测 | 第14页 |
| ·组织活检 | 第14-16页 |
| ·盲法判别 | 第16页 |
| ·数据录入及处理 | 第16页 |
| ·质量控制 | 第16-18页 |
| ·设计阶段 | 第16页 |
| ·实验阶段 | 第16-17页 |
| ·资料整理分析阶段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结果 | 第18-30页 |
| ·一般情况 | 第18-20页 |
| ·年龄分布及婚姻状况 | 第18页 |
| ·地区分布 | 第18页 |
| ·临床特征 | 第18-19页 |
| ·不同年龄宫颈病变情况 | 第19-20页 |
| ·hr HPV感染、L1壳蛋白及p16蛋白表达情况 | 第20-25页 |
| ·hr HPV感染情况 | 第20-21页 |
| ·L1壳蛋白表达 | 第21-23页 |
| ·p16蛋白表达 | 第23-25页 |
| ·L1联合p16 | 第25-27页 |
| ·对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 第27-30页 |
| ·对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诊断的真实性 | 第27页 |
| ·对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诊断的可靠性 | 第27页 |
| ·对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诊断的绩效 | 第27-28页 |
| ·ROC曲线分析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30-37页 |
| ·hr HPV感染、L1壳蛋白及p16蛋白表达情况 | 第30-32页 |
| ·hr HPV感染情况 | 第30-31页 |
| ·L1壳蛋白 | 第31-32页 |
| ·p16蛋白 | 第32页 |
| ·L1联合p16 | 第32-33页 |
| ·对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 第33-36页 |
| ·对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诊断的真实性 | 第33-34页 |
| ·对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诊断的可靠性 | 第34-35页 |
| ·对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诊断的绩效 | 第35页 |
| ·ROC曲线分析 | 第35页 |
| ·各指标诊断特点 | 第35-36页 |
|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 附录 | 第42-48页 |
| 综述 | 第48-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完成的相关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