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民意表达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选题的背景第9-10页
     ·选题的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国外关于民意表达的研究综述第10-12页
     ·国内关于民意表达的研究综述第12-14页
   ·研究的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第14-16页
     ·研究的思路第14页
     ·研究的方法第14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14-16页
第2章 民意表达的理论基础及现实需求第16-26页
   ·民意表达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第16-23页
     ·民意表达的内涵、特征及类型第16-18页
     ·民意表达与公共政策制定第18-21页
     ·公共政策制定中民意表达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公共政策制定中民意表达机制建构的现实需求第23-26页
     ·公共政策制定中民意表达机制建构的时代背景第23-24页
     ·公共政策制定中民意表达机制建构的政治条件第24-25页
     ·公共政策制定中民意表达机制建构的经济基础第25-26页
第3章 民意表达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功能第26-31页
   ·民意表达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第26-28页
     ·民意表达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根本前提第26-27页
     ·民意表达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第27页
     ·民意表达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第27-28页
   ·民意表达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功能第28-31页
     ·民意表达有助于彰显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第28页
     ·民意表达有助于防止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失误第28-29页
     ·民意表达有助于提高民众对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认同度第29-31页
第4章 当前民意表达在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新特点及现状分析第31-39页
   ·当前民意表达在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新特点第31-34页
     ·民意表达的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状态第31-32页
     ·网络民意正成为影响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力量第32-33页
     ·民意表达的形态由被动型逐渐转为建设型或自主型第33-34页
   ·当前民意表达在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第34-36页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民意表达渠道的缺乏第34页
     ·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民意表达效力的缺失第34-35页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缺乏第35-36页
   ·当前民意表达在我国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中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第36-39页
     ·部分地方政府决策者“以人为本”决策观念的淡薄第36-37页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有关民意表达的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第37页
     ·地方政府对于民意诉求的回应机制不健全第37-39页
第5章 建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民意表达机制的有效途径第39-49页
   ·观念变革层面第39-40页
     ·明确地方政府官员自身的角色定位第39页
     ·提升地方政府官员的公仆服务理念第39-40页
   ·制度建设层面第40-43页
     ·加强公共政策制定中民意表达的相关法律建设第40-41页
     ·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第41-42页
     ·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听证会制度第42-43页
   ·具体操作层面第43-45页
     ·政策制定必须立足于整体民意,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意见第43页
     ·政策制定应坚持事前民意咨询和事后民意评估相结合第43-44页
     ·政策制定应坚持民意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标准第44-45页
   ·政府回应民意诉求层面第45-49页
     ·构建民意诉求回应机制的必要性第45-46页
     ·地方政府关于民意诉求回应机制的运作及制度要求第46-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省直管县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宪法学思考
下一篇: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价值取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