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体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论 | 第9-24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本文的预期创新点 | 第22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2-24页 |
2 水源区界定及其水体风险管理概述 | 第24-53页 |
·水源区区域界定 | 第25-29页 |
·水资源行为研究 | 第29-41页 |
·水源区风险与冲突特征 | 第41-48页 |
·水源区水体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48-50页 |
·水源区水体风险管理的可能模式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3 水体风险的潜在进入因素识别和评估 | 第53-83页 |
·生态公民的分类机制 | 第53-55页 |
·潜在进入机构环境类型分析 | 第55-63页 |
·近邻区进入准入条件 | 第63-79页 |
·潜在进入与环境目标兼容性 | 第79-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4 水源区风险特征识别与评价 | 第83-119页 |
·水源区风险识别及风险值量化体系 | 第83-95页 |
·水源区风险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95-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5 水源区水体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119-160页 |
·不同对象的准入政策工具选择 | 第119-122页 |
·水源区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122-148页 |
·水源区灾害预警应急系统 | 第148-153页 |
·南水北调水源区环境公众参与 | 第153-159页 |
·本章小结 | 第159-16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60-163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160-16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61页 |
·未来的研究任务 | 第161-163页 |
致谢 | 第163-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72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