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论文--脂肪族羧酸及其衍生物论文--羧酸的功能衍生物论文

载醋酸锌废催化剂资源化处置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目录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0页
   ·载醋酸锌废催化剂的资源化处置技术分析第15-18页
     ·废催化剂中回收锌第15-16页
     ·废催化剂中再生活性炭第16-18页
   ·废催化剂制备氧化锌/活性炭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8-26页
     ·ZnO/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现状第19-24页
     ·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的理论研究第24-26页
   ·响应曲面法实验设计研究第26-28页
     ·响应曲面法简述第26-27页
     ·响应曲面法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第27-28页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实验原料分析及表征方法第30-33页
   ·实验原料第30页
   ·表征方法第30-32页
     ·吸附性能与含锌量第30-31页
     ·热重分析第31页
     ·XRD分析第31页
     ·孔结构表征第31页
     ·SEM-EDS分析第31-32页
     ·FT-IR分析第32页
   ·分析计算软件第32-33页
     ·Design-Expert 7.1第32页
     ·Gaussian 03第32页
     ·Material studio第32页
     ·Hyperchem 7.5第32-33页
第三章 废催化剂中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第33-57页
   ·微波预处理废催化剂研究第34-41页
     ·预处理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第34-37页
       ·热解特性第34-35页
       ·热解动力学第35-37页
     ·微波预处理实验第37-39页
       ·实验装置与方法第37-38页
       ·预处理温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第38页
       ·保温时间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第38-39页
     ·对比浸出及优化实验第39-40页
     ·微波预处理过程的机理分析第40-41页
   ·锌浸出过程的响应曲面法优化第41-49页
     ·浸出实验方法第41页
     ·实验设计第41-42页
     ·实验结果及方差分析第42-45页
     ·响应面法优化第45-47页
     ·物相及微观结构表征第47-49页
   ·蒸氨结晶第49-51页
     ·实验装置与方法第49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9-51页
   ·微波加热制备活性氧化锌第51-55页
     ·碱式碳酸锌的热解特性第51-52页
     ·碱式碳酸锌的热解动力学第52-54页
     ·活性氧化锌制备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废活性炭再生过程优化及吸附机理研究第57-79页
   ·废活性炭再生过程的响应曲面法优化第57-68页
     ·实验装置与方法第57页
     ·实验设计第57-58页
     ·碘值方差分析第58-61页
     ·得率方差分析第61-62页
     ·响应面法优化第62-64页
     ·孔结构及微观结构分析第64-68页
       ·孔结构分析第64-67页
       ·SEM分析第67-68页
   ·再生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研究第68-78页
     ·实验装置与方法第70页
     ·吸附等温线第70-75页
       ·Langmuir吸附等温线第70-71页
       ·Freundlich吸附模型第71-72页
       ·结果分析第72-75页
     ·吸附动力学第75-78页
       ·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第76页
       ·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第76页
       ·结果与讨论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ZNO/活性炭复合材料制备及理论研究第79-128页
   ·实验方法第79页
   ·废催化剂制备氧化锌/活性炭复合材料及表征第79-94页
     ·ZnO/AC复合材料吸附性能和得率第79-80页
     ·ZnO/A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第80-84页
     ·ZnO/AC复合材料孔结构分析第84-85页
     ·ZnO/AC复合材料的SEM分析第85-92页
     ·ZnO/AC复合材料的FT-IR分析第92-94页
   ·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94-126页
     ·模型构建第94-95页
     ·计算方法第95-96页
     ·结果与讨论第96-126页
       ·四种含锌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第96-98页
       ·四种含锌化合物的能量特征第98-105页
       ·四种含锌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计算第105-107页
       ·ZnO分子簇模型的结构与能量特征第107-108页
       ·醋酸锌分解过程的热力学性质计算第108-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第六章 结论及主要创新点第128-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47-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理活化法制备椰壳基活性炭及其孔结构演变
下一篇:再生骨料/水泥复合材料干缩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