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廉价金属镍、铜、钴催化的碳氢键区域及立体选择性官能团化反应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80页
    1.1 导向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简介第13-15页
    1.2 镍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C(sp~2)-H键活化/官能团化反应第15-39页
        1.2.1 镍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C(sp~2)-H键活化构建C-C键反应第16-34页
        1.2.2 镍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C(sp~2)-H键活化构建C-N键反应第34-35页
        1.2.3 镍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C(sp~2)-H键活化构建C-O,S,Se键反应第35-38页
        1.2.4 镍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C(sp~2)-H键活化构建C-Cl,Br,I键反应第38-39页
    1.3 过渡金属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二茂铁底物C(sp~2)-H键不对称活化第39-48页
        1.3.1 基于配体控制策略的二茂铁底物的不对称C-H活化第39-47页
        1.3.2 基于底物控制策略的二茂铁底物的不对称C-H活化第47-48页
    1.4 基于导向C-H活化策略的烯烃不对称氢芳基化反应第48-56页
    1.5 博士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80页
第二章 镍(Ⅱ)催化,O_2氧化的C(sp~2)-H键炔基化反应研究第80-107页
    2.1 研究背景第80-82页
    2.2 课题设计思路第82-83页
    2.3 镍催化氧化炔基化反应条件优化及底物普适性研究第83-87页
    2.4 2-4的产生机制第87页
    2.5 KIE实验第87-88页
    2.6 本章小结第88页
    2.7 实验部分第88-91页
        2.7.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88-89页
        2.7.2 反应底物的合成第89页
        2.7.3 镍催化惰性C(sp~2)-H键炔基化反应通用步骤第89页
        2.7.4 2-4的制备第89-90页
        2.7.5 KIE实验第90-91页
    2.8 原料和产物结构表征第91-101页
    2.9 参考文献第101-107页
第三章 铜(Ⅰ)催化分子内N-H/C-H与炔烃的环化反应:多环吲哚类结构模块化合成研究第107-187页
    3.1 研究背景第107-112页
    3.2 课题设计思路第112-113页
    3.3 铜催化分子内N-H/C-H环化反应条件优化第113-115页
    3.4 铜催化N-/C-H环化反应普适性研究第115-117页
    3.5 铜催化分子内炔烃的胺氧化反应普适性研究第117-118页
    3.6 反应机理探究第118-126页
        3.6.1 对酰胺氮自由基存在的猜测第119页
        3.6.2 TEMPO淬灭和捕捉实验第119-121页
        3.6.3 3-4a及3-38形成机理推测第121-122页
        3.6.4 DPE捕捉实验第122-123页
        3.6.5 1,6-HAT过程对邻位取代底物无法兼容该体系的解释第123-124页
        3.6.6 KIE实验第124-125页
        3.6.7 铜催化分子内N-H/C-H环化机理推测第125-126页
    3.7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3.8 实验部分第127-140页
        3.8.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127页
        3.8.2 反应底物的合成第127-133页
        3.8.3 铜催化分子内N-H/C-H环化反应通用步骤第133-134页
        3.8.4 铜催化炔烃胺氧化反应通用步骤第134页
        3.8.5 TEMPO抑制实验第134页
        3.8.6 TEMPO捕捉实验第134-135页
        3.8.7 DPE捕捉实验第135页
        3.8.8 1,6-HAT实验及3-42的合成第135-136页
        3.8.9 酰胺氮自由基二聚实验第136-137页
        3.8.10 同位素标记实验第137-140页
    3.9 原料和产物结构表征第140-178页
    3.10 参考文献第178-187页
第四章 Cp~*Co(Ⅲ)/MPAA催化的二茂铁硫代甲酰胺C-H键不对称氨基化反应第187-228页
    4.1 研究背景第187-190页
    4.2 课题设计思路第190-191页
    4.3 Cp~*CoⅢ)催化不对称二茂铁C-H键胺基化反应条件探索第191-198页
        4.3.1 导向基的考察第192-194页
        4.3.2 反应溶剂的筛选及羧酸对反应的促进研究第194-195页
        4.3.3 最优配体Bz-(D)-Hpg-OH的确立第195-198页
    4.4 反应底物普适性研究第198-200页
    4.5 克级制备、绝对构型的确定及衍生化反应第200-201页
    4.6 本章小结第201-202页
    4.7 实验部分第202-205页
        4.7.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02页
        4.7.2 反应底物的合成第202页
        4.7.3 配体的合成第202-204页
        4.7.4 Cp~*Co(Ⅲ)催化的硫代二茂铁甲酰胺氨基化反应外消旋产物制备通用步骤第204页
        4.7.5 Cp~*Co(Ⅲ)催化的硫代二茂铁甲酰胺不对称氨基化反应通用步骤第204页
        4.7.6 H/D交换反应通用步骤第204-205页
        4.7.7 克级制备、产物衍生化第205页
    4.8 原料和产物结构表征第205-219页
    4.9 参考文献第219-228页
第五章 Cp~*Co(Ⅲ)/CCAs催化的吲哚C2位C-H键不对称烷基化反应研究第228-268页
    5.1 研究背景第228-231页
    5.2 课题设计思路第231-232页
    5.3 Cp~*Co(Ⅲ)/CCAs催化的吲哚底物不对称烷基化反应条件探索第232-235页
        5.3.1 对CCAs侧链位阻及导向基的考察第233-234页
        5.3.2 最优配体的确立第234-235页
    5.4 反应底物普适性研究第235-237页
    5.5 反应机理的研究第237-239页
        5.5.1 反应气氛的影响第237-238页
        5.5.2 H/D交换实验第238-239页
    5.6 本章小结第239页
    5.7 实验部分第239-243页
        5.7.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39-240页
        5.7.2 反应底物的合成第240-241页
        5.7.3 Cp~*Co(Ⅲ)催化的吲哚底物烷基化反应外消旋产物的制备第241页
        5.7.4 Cp~*Co(Ⅲ)催化的吲哚底物不对称烷基化反应产物的制备第241-242页
        5.7.5 不同气氛中H/D交换反应通用步骤第242页
        5.7.6 不同气氛对产率的影响实验第242-243页
    5.8 原料和产物结构表征第243-263页
    5.9 参考文献第263-268页
全文总结第268-270页
谱图节选第270-284页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84-285页
致谢第285页

论文共2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导向策略的钴催化碳氢键官能团化研究
下一篇:复杂产品需求激活与多域约束的布局设计及重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