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太原市公共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 1.2.3 国内外研究对比 | 第15-16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4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1.5 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括与数据来源介绍 | 第20-24页 | 
| 2.1 研究区范围概括 | 第20-21页 | 
| 2.2 数据源介绍 | 第21-24页 | 
| 2.2.1 公共服务设施分布数据 | 第21-22页 | 
| 2.2.2 人口分布数据 | 第22-23页 | 
| 2.2.3 交通道路数据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基于资源数量的分布分析 | 第24-38页 | 
| 3.1 常用的基于资源分布数量的分析方法介绍 | 第24-27页 | 
| 3.1.1 常用方法介绍 | 第24-26页 | 
| 3.1.2 常用方法特点对比 | 第26-27页 | 
| 3.1.3 本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27页 | 
| 3.2 太原市各类公共设施数量的状况分析 | 第27-37页 | 
| 3.2.1 基尼系数分析结果 | 第29-33页 | 
| 3.2.2 泰尔指数分析结果 | 第33-37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基于资源空间分布可达性的状况分析 | 第38-62页 | 
| 4.1 常用的评估可达性分析方法介绍 | 第38-44页 | 
| 4.1.1 可达性概念介绍 | 第38-39页 | 
| 4.1.2 常用的可达性度量方法 | 第39-43页 | 
| 4.1.3 本研究所选用方法介绍 | 第43-44页 | 
| 4.2 太原市各类公共设施可达性的状况分析 | 第44-60页 | 
| 4.2.1 网络分析结果 | 第44-56页 | 
| 4.2.2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分析结果 | 第56-60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太原市公共服务资源的综合评价 | 第62-74页 | 
| 5.1 研究方法介绍 | 第62-63页 | 
| 5.2 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权重计算 | 第63-66页 | 
| 5.2.1 建立层次模型 | 第63-64页 | 
| 5.2.2 计算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权重 | 第64-66页 | 
| 5.2.3 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权重汇总 | 第66页 | 
| 5.3 太原市太原市公共服务资源体系综合评价 | 第66-71页 | 
| 5.3.1 从分布数量的角度研究 | 第66-68页 | 
| 5.3.2 从分布可达性的角度研究 | 第68-7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 致谢 | 第82-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