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4-2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4-1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23-26页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8-51页 |
2.1 生态学中流域生态系统研究 | 第32-36页 |
2.1.1 人类社会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32-34页 |
2.1.2 流域生态系统内外部的信息转换与物质循环 | 第34-36页 |
2.2 经济学中流域生态系统核算研究 | 第36-46页 |
2.2.1 流域生态系统核算框架 | 第37-39页 |
2.2.2 流域生态系统核算方法 | 第39-46页 |
2.3 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 第46-51页 |
2.3.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 第46-48页 |
2.3.2 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第48-51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51-81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51-56页 |
3.2 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理论基础 | 第56-76页 |
3.2.1 系统论理论基础 | 第56-64页 |
3.2.2 经济理论基础 | 第64-76页 |
3.3 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框架 | 第76-80页 |
3.3.1 流域生态系统中资产与服务间的相互影响 | 第77-78页 |
3.3.2 经济理论对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的作用 | 第78-79页 |
3.3.3 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框架 | 第79-8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流域生态补偿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 第81-109页 |
4.1 流域生态补偿中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 | 第82-86页 |
4.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两阶段博弈 | 第86-92页 |
4.3 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演化博弈 | 第92-101页 |
4.4 企业或农/牧户与地方政府监管机构的博弈 | 第101-10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五章 流域生态补偿原则与模式分析 | 第109-128页 |
5.1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经济分析 | 第109-111页 |
5.2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原则 | 第111-113页 |
5.3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模式 | 第113-122页 |
5.3.1 政府补偿模式 | 第114-116页 |
5.3.2 市场补偿模式 | 第116-121页 |
5.3.3 政府与市场补偿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第121-122页 |
5.4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补偿模式优化机制 | 第122-126页 |
5.4.1 理论分析 | 第122-123页 |
5.4.2 建模 | 第123-125页 |
5.4.3 优化选择模型求解 | 第125-12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六章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分析 | 第128-154页 |
6.1 流域生态系统资产的实物量核算 | 第129-145页 |
6.1.1 资产实物量核算基本要素 | 第129-131页 |
6.1.2 国内外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的经验与启示 | 第131-140页 |
6.1.3 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框架 | 第140-145页 |
6.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核算 | 第145-151页 |
6.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内涵及类型 | 第145-146页 |
6.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 | 第146-148页 |
6.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 | 第148-151页 |
6.3 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 第151-153页 |
6.3.1 核算单位流域自然资源价值量 | 第151-152页 |
6.3.2 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 第152-15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53-154页 |
第七章 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案例分析 | 第154-186页 |
7.1 黑河流域概述 | 第154-160页 |
7.1.1 流域自然概况 | 第154-156页 |
7.1.2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 第156页 |
7.1.3 流域生态补偿实施进展 | 第156-160页 |
7.2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 | 第160-174页 |
7.2.1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资产实物量核算框架 | 第160-162页 |
7.2.2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青海段实物量核算 | 第162-167页 |
7.2.3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甘肃段实物量核算 | 第167-171页 |
7.2.4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内蒙古段实物量核算 | 第171-174页 |
7.3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核算 | 第174-178页 |
7.3.1 基于当量因子法的价值量核算 | 第174-175页 |
7.3.2 基于重置成本法的价值量核算 | 第175-178页 |
7.4 基于生态系统核算的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方案 | 第178-185页 |
7.4.1 选择补偿模式 | 第180-181页 |
7.4.2 确定补偿标准 | 第181-184页 |
7.4.3 设计补偿方案 | 第184-185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85-186页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86-192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186-188页 |
8.2 政策建议 | 第188-190页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90-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20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07-208页 |
致谢 | 第2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