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序言 | 第9-10页 |
| 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概述 | 第10-13页 |
| (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内涵 | 第10-11页 |
| 1.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产生的背景 | 第10页 |
| 2.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封存的条件与内容 | 第10-11页 |
| 3.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两种特殊规定 | 第11页 |
| (二)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探索 | 第11-12页 |
| (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意义 | 第12-13页 |
| 1.体现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 | 第12页 |
| 2.有助于未成年犯更好地回归社会 | 第12页 |
| 3.顺应了国际刑事立法的潮流与趋势 | 第12-13页 |
| 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国外考察 | 第13-14页 |
| (一)德国法中的相关规定 | 第13页 |
| (二)法国法中的相关规定 | 第13页 |
| (三)俄罗斯法中的相关规定 | 第13-14页 |
| 三、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 (一)与一些法律、法规规定存在明显的冲突 | 第14-15页 |
| (二)过于原则、适用对象范围较小 | 第15页 |
| (三)未成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未有程序上的具体规定 | 第15页 |
| (四)未与其他制度有效衔接,影响施行效果 | 第15-16页 |
| 四、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完善 | 第16-25页 |
| (一)协调相关立法 | 第16页 |
| (二)扩大适用对象范围 | 第16-17页 |
| 1.适用对象扩大到所有未成年犯 | 第16-17页 |
| 2.适用对象未来走向 | 第17页 |
| (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操作程序 | 第17-20页 |
| 1.犯罪记录封存的启动 | 第18-19页 |
| 2.犯罪记录封存的审核 | 第19页 |
| 3.犯罪记录封存的监督 | 第19-20页 |
| 4.犯罪记录解封的条件 | 第20页 |
| (四)建立封存与前科消灭、社区矫正及社会帮扶的衔接 | 第20-22页 |
| 1.与前科消灭的衔接 | 第20-21页 |
| 2.与社区矫正的衔接 | 第21-22页 |
| 3.与社会帮教的衔接 | 第22页 |
| (五)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回访制度 | 第22-25页 |
| 1.回访制度的性质 | 第23页 |
| 2.回访的主要内容 | 第23页 |
| 3.回访的时间 | 第23页 |
| 4.回访的法律保障体系 | 第23-25页 |
| 结语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