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产品配置设计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产品配置的概念 | 第10-11页 |
1.2.2 产品配置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结构体系 | 第14-16页 |
1.4.1 论文结构框架 | 第14-15页 |
1.4.2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电锤产品碳足迹分析 | 第17-26页 |
2.1 碳足迹理论研究 | 第17-19页 |
2.1.1 碳足迹简介 | 第17页 |
2.1.2 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及工具 | 第17-19页 |
2.2 碳足迹计算流程及模型建立 | 第19-22页 |
2.2.1 碳足迹计算流程 | 第19-20页 |
2.2.2 碳足迹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0-22页 |
2.3 电锤产品碳足迹量化分析 | 第22-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碳足迹约束下产品可拓配置设计模型构建 | 第26-44页 |
3.1 基于可拓学的产品知识表达 | 第26-28页 |
3.2 基于物元理论的顾客需求模型构建 | 第28-37页 |
3.2.1 顾客需求的获取与表达 | 第28-29页 |
3.2.2 顾客需求的重要度计算 | 第29-30页 |
3.2.3 顾客需求向产品技术需求的转换 | 第30-33页 |
3.2.4 电锤产品顾客需求模型构建 | 第33-37页 |
3.3 基于可拓聚类方法的产品模块划分 | 第37-43页 |
3.3.1 可拓聚类方法的计算过程 | 第37-38页 |
3.3.2 基于可拓聚类方法的电锤产品结构模块划分 | 第38-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碳足迹约束下产品可拓配置设计方法研究 | 第44-60页 |
4.1 机械产品可拓配置实例检索 | 第44-50页 |
4.1.1 基于可拓距的相似度计算 | 第44-45页 |
4.1.2 基于云模型的相似度计算 | 第45-47页 |
4.1.3 相似度权重确定 | 第47-49页 |
4.1.4 产品配置过程模型构建 | 第49-50页 |
4.2 机械产品可拓配置变换 | 第50-53页 |
4.2.1 不相容问题分析 | 第50-51页 |
4.2.2 可拓变换 | 第51-52页 |
4.2.3 机械产品不相容问题求解 | 第52-53页 |
4.3 碳足迹约束下机械产品可拓配置设计模型建立 | 第53-56页 |
4.4 实例分析 | 第56-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碳足迹约束下电锤产品可拓配置设计系统 | 第60-68页 |
5.1 系统整体设计 | 第60-61页 |
5.1.1 系统开发背景 | 第60页 |
5.1.2 系统开发工具 | 第60页 |
5.1.3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第60-61页 |
5.2 系统各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 第61-67页 |
5.2.1 数据库管理模块 | 第62-64页 |
5.2.2 顾客需求处理模块 | 第64页 |
5.2.3 相似实例检索模块 | 第64-65页 |
5.2.4 产品可拓变换模块 | 第65-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8页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68-69页 |
6.3 展望 | 第69-70页 |
7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8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与发表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9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