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与绿色矿山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演化 | 第9-10页 |
1.2.2 矿产资源规划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及任务 | 第11-16页 |
1.3.1 长寿区本轮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 | 第11-12页 |
1.3.2 长寿区本轮矿产资源规划的规划目标 | 第12-16页 |
1.4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16-17页 |
1.4.1 指导思想 | 第16页 |
1.4.2 基本原则 | 第16页 |
1.4.3 规划要求 | 第16-17页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长寿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矿产资源供需分析 | 第19-27页 |
2.1 长寿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19-20页 |
2.2 区内矿产资源概况 | 第20-21页 |
2.3 区内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 | 第21-22页 |
2.4 区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 | 第22-23页 |
2.5 上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成效评估 | 第23-24页 |
2.6 矿业发展的形势和任务 | 第24-25页 |
2.6.1 矿业发展形势分析 | 第24页 |
2.6.2 矿业发展的新要求 | 第24页 |
2.6.3 矿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 第24-25页 |
2.7 矿产资源供需量及产值预测 | 第25页 |
2.7.1 产量预测 | 第25页 |
2.7.2 需求量预测 | 第25页 |
2.7.3 矿业产值预测 | 第25页 |
2.8 新常态下的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第25-26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长寿区矿业调整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 第27-35页 |
3.1 矿业总体布局 | 第27-28页 |
3.1.1 矿业总体布局的基本思路 | 第27页 |
3.1.2 矿业布局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 | 第27-28页 |
3.2 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 | 第28页 |
3.3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方向 | 第28-33页 |
3.3.1 矿产资源勘查布局的基本思路 | 第28页 |
3.3.2 矿产勘查与开采调控方向 | 第28-29页 |
3.3.3 勘查开采规划分区 | 第29-33页 |
3.4 长寿区砂石粘土资源专项规划 | 第33-34页 |
3.4.1 砂石粘土资源开采总量控制 | 第33页 |
3.4.2 砂石粘土资源的开采布局优化 | 第33-34页 |
3.4.3 砂石粘土矿山的准入与退出机制 | 第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矿业权设置区划及监督管理 | 第35-40页 |
4.1 探矿权设置区划 | 第35-37页 |
4.2 采矿权设置区划 | 第37-38页 |
4.3 勘查开发活动的监督管理 | 第38-39页 |
4.3.1 勘查开发审批监管 | 第38页 |
4.3.2 勘查准入条件监督管理 | 第38页 |
4.3.3 新建矿山准入条件监督管理 | 第38-39页 |
4.3.4 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第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环境保护与绿色矿业发展 | 第40-48页 |
5.1 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 第40-41页 |
5.2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 | 第41-46页 |
5.2.1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 第41-43页 |
5.2.2 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 第43-45页 |
5.2.3 创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机制 | 第45-46页 |
5.3 绿色矿山建设 | 第46-47页 |
5.3.1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 第46页 |
5.3.2 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 第46-47页 |
5.3.3 矿业绿色发展 | 第4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6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