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7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5-17页 |
一、一种高倍扩增技术在HCC患者T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 第17-26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7-19页 |
1.1.1 实验研究对象 | 第17页 |
1.1.2 主要耗材 | 第17页 |
1.1.3 主要仪器 | 第17-18页 |
1.1.4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1.1.5 主要试剂配制 | 第19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1.2.1 试验设计和分组 | 第19页 |
1.2.2 细胞形态观察及增值曲线配置 | 第19页 |
1.2.3 检测细胞表型 | 第19-20页 |
1.2.4 LDH法检测杀伤活性 | 第20页 |
1.2.5 统计学分析 | 第20页 |
1.3 结果 | 第20-23页 |
1.3.1 对T淋巴细胞形态影响 | 第20-21页 |
1.3.2 对T淋巴细胞增值影响 | 第21-22页 |
1.3.3 对T淋巴细胞中CD25+T细胞的影响 | 第22页 |
1.3.4 对T淋巴细胞表型的影响 | 第22页 |
1.3.5 细胞毒性检测 | 第22-23页 |
1.4 讨论 | 第23-25页 |
1.5 小结 | 第25-26页 |
二、冻存前T细胞状态对复苏后细胞增殖能力及功能的影响 | 第26-37页 |
2.1 实验对象和方法 | 第26-28页 |
2.1.1 实验研究对象 | 第26页 |
2.1.2 主要耗材 | 第26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2.1.4 主要试剂 | 第27-28页 |
2.1.5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2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2.2.1 试验设计和分组 | 第28-29页 |
2.2.2 细胞冻存与复苏 | 第29页 |
2.2.3 细胞活率测定 | 第29页 |
2.2.4 细胞增殖实验 | 第29页 |
2.2.5 细胞表型测定 | 第29页 |
2.2.6 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γ-IFN和IL-10的分泌 | 第29-30页 |
2.2.7 统计学分析 | 第30页 |
2.3 结果 | 第30-34页 |
2.3.1 不同冻存时间对细胞复苏后活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2 不同冻存时间对再次培养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 | 第31页 |
2.3.3 不同冻存时间对再次培养T细胞表型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4 不同冻存时间对再次培养T细胞中NKT和Treg细胞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5 冻存对再次培养细胞中IFN-γ和IL-10分泌的影响 | 第33-34页 |
2.4 讨论 | 第34-36页 |
2.5 小结 | 第36-37页 |
三、GPC3抗原表位肽致敏DC细胞对T细胞诱导活化的影响 | 第37-46页 |
3.1 实验对象和方法 | 第37-38页 |
3.1.1 实验研究对象 | 第37页 |
3.1.2 主要耗材 | 第37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37-38页 |
3.1.4 主要试剂 | 第3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3.2.1 实验分组 | 第38-39页 |
3.2.2 DC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第39页 |
3.2.3 肿瘤组织冻融抗原制备 | 第39页 |
3.2.4 致敏DC制备 | 第39页 |
3.2.5 致敏DC诱导T细胞 | 第39页 |
3.2.6 流式细胞术检测DC细胞表型 | 第39页 |
3.2.7 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型及表面趋化因子 | 第39-40页 |
3.3 结果 | 第40-42页 |
3.3.1 不同致敏方式对DC生长状态的影响 | 第40页 |
3.3.2 对DC表型的检测 | 第40页 |
3.3.3 GPC3抗原表位肽致敏DC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4 GPC3抗原表位肽致敏DC对诱导Th细胞极化的影响 | 第41页 |
3.3.5 GPC3抗原表位肽致敏DC对诱导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 讨论 | 第42-44页 |
3.5 小结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3-54页 |
综述 HCC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54-63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