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3页 |
1.1 问题缘起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7-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7-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1 “知情同意”原则再析的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3.2 “知情同意”原则再析的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1-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2 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知情同意”原则理论溯源 | 第13-17页 |
2.1 “知情同意”原则的起源 | 第13-14页 |
2.1.1 “知情同意”原则在生命医学伦理学层面的起源 | 第13页 |
2.1.2 “知情同意”原则在法学层面的起源 | 第13-14页 |
2.2 “知情同意”原则的发展 | 第14-17页 |
2.2.1 “知情同意”原则在国外的发展 | 第14-15页 |
2.2.2 “知情同意”原则在中国的发展 | 第15-17页 |
3 “知情同意”原则概念辨析 | 第17-28页 |
3.1 “知情同意”原则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3.1.1 康德的“自主” | 第18页 |
3.1.2 密尔的“自主” | 第18-19页 |
3.2 “知情同意”原则的内涵 | 第19-25页 |
3.2.1 自主 | 第20-21页 |
3.2.2 告知 | 第21-22页 |
3.2.3 理解 | 第22-24页 |
3.2.4 同意 | 第24-25页 |
3.3 “知情同意”原则的外延 | 第25-27页 |
3.3.1 “知情同意”原则中的责任分配 | 第25-26页 |
3.3.2 “知情同意”原则在生命医学伦理学中的地位 | 第26-27页 |
3.4 小结 | 第27-28页 |
4 “知情同意”原则在中国 | 第28-33页 |
4.1 家族主义倾向——家庭决定模式占主导地位 | 第28-30页 |
4.1.1 “自主”意识的缺乏 | 第28-29页 |
4.1.2 “家族”传统的桎梏 | 第29-30页 |
4.2 形式主义倾向——知情同意书的滥用 | 第30-31页 |
4.2.1 传统的“沉默但相信”的医患关系 | 第30-31页 |
4.2.2 现代技术带来的医患互信的丧失 | 第31页 |
4.3 儒家文化视角下的医生与患者 | 第31-33页 |
4.3.1 儒家文化视角下的个体权利 | 第31-32页 |
4.3.2 儒家文化视角下的医生责任 | 第32-33页 |
5 儒家文化对“知情同意”原则的补充 | 第33-47页 |
5.1 中西方家族(庭)文化 | 第34-38页 |
5.1.1 儒家文化的中的家族文化 | 第34-36页 |
5.1.2 西方伦理思想中的家庭观念 | 第36-38页 |
5.2 儒医与西医文化 | 第38-41页 |
5.2.1 儒医文化中的医生角色 | 第38-40页 |
5.2.2 西方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中的医生角色 | 第40-41页 |
5.3 “知情同意”新模式探究 | 第41-47页 |
5.3.1 “家族文化”下“知情同意”原则中家属的地位 | 第41-43页 |
5.3.2 “儒医文化”下“知情同意”原则中医生的角色 | 第43-44页 |
5.3.3 当前“知情同意”原则可能的实践模式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