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动力装置二回路系统方案设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概述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核动力舰船的优势 | 第12-14页 |
1.3 船用核动力装置概况 | 第14-16页 |
1.3.1 核动力潜艇 | 第15页 |
1.3.2 航空母舰 | 第15页 |
1.3.3 核动力破冰船 | 第15-16页 |
1.3.4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 第16页 |
1.4 研究对象的假定 | 第16-17页 |
1.5 “乌里扬诺夫”的假想图像 | 第17-19页 |
2 二回路系统功能划分及主要系统原理 | 第19-43页 |
2.1 舰船动力型式发展 | 第19-21页 |
2.1.1 蒸汽动力装置 | 第19-20页 |
2.1.2 内燃机动力装置 | 第20页 |
2.1.3 燃气轮机动力装置 | 第20-21页 |
2.1.4 核动力装置 | 第21页 |
2.2 核动力装置二回路系统特点 | 第21-24页 |
2.2.1 二回路系统与蒸汽动力系统的共通性 | 第21-23页 |
2.2.2 二回路系统与蒸汽动力系统的差异性 | 第23-24页 |
2.3 二回路系统划分 | 第24-25页 |
2.4 主要系统原理 | 第25-34页 |
2.4.1 主蒸汽系统 | 第25-26页 |
2.4.2 辅蒸汽系统 | 第26页 |
2.4.3 低压蒸汽系统 | 第26-27页 |
2.4.4 凝给水系统 | 第27-28页 |
2.4.5 汽封抽气系统 | 第28-29页 |
2.4.6 海水系统 | 第29页 |
2.4.7 疏水系统 | 第29页 |
2.4.8 蒸汽排放系统 | 第29-31页 |
2.4.9 造水系统 | 第31-32页 |
2.4.10 泄放水系统 | 第32-33页 |
2.4.11 循环水系统 | 第33-34页 |
2.5 主要系统设计要求分析 | 第34-38页 |
2.5.1 机动性设计要求 | 第34页 |
2.5.2 主辅蒸汽系统设计要求 | 第34-35页 |
2.5.3 低压蒸汽系统设计要求 | 第35页 |
2.5.4 蒸汽排放系统设计要求 | 第35页 |
2.5.5 汽封抽气系统设计要求 | 第35-36页 |
2.5.6 凝给水系统设计要求 | 第36-37页 |
2.5.7 泄放水系统设计要求 | 第37页 |
2.5.8 造水系统设计要求 | 第37-38页 |
2.5.9 循环水系统设计要求 | 第38页 |
2.6 二回路系统简图 | 第38-41页 |
2.6.1 美国舰船二回路系统原理 | 第39页 |
2.6.2 俄罗斯“北极号”二回路系统原理 | 第39-40页 |
2.6.3 乌舰二回路系统原理 | 第40-4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3 二回路系统相关设备分析 | 第43-77页 |
3.1 反应堆及一回路 | 第43-49页 |
3.1.1 反应堆类型 | 第43-45页 |
3.1.2 反应堆容量 | 第45-46页 |
3.1.3 蒸汽发生器 | 第46-49页 |
3.1.4 分析结果 | 第49页 |
3.2 主汽轮机组 | 第49-56页 |
3.2.1 主汽轮机主要参数分析 | 第49-53页 |
3.2.2 主冷凝器主要参数分析 | 第53-55页 |
3.2.3 分析结果 | 第55-56页 |
3.3 汽轮发电机组 | 第56-61页 |
3.3.1 配置方案分析 | 第56-57页 |
3.3.2 容量分析 | 第57-58页 |
3.3.3 汽轮机主要参数分析 | 第58-59页 |
3.3.4 辅冷凝器主要参数分析 | 第59-61页 |
3.3.5 分析结果 | 第61页 |
3.4 汽轮辅机 | 第61-74页 |
3.4.1 主辅循环水泵 | 第61-64页 |
3.4.2 主辅凝水泵 | 第64-66页 |
3.4.3 给水泵 | 第66-68页 |
3.4.4 除氧器 | 第68-69页 |
3.4.5 主辅抽气器 | 第69-70页 |
3.4.6 汽封抽气器 | 第70页 |
3.4.7 造水装置 | 第70-71页 |
3.4.8 泄放水蒸发器 | 第71-72页 |
3.4.9 减压阀组 | 第72-74页 |
3.4.10 分析结果 | 第74页 |
3.5 日用蒸汽 | 第74-76页 |
3.5.1 日用蒸汽方案优劣性分析 | 第74-75页 |
3.5.2 乌舰日用蒸汽方案 | 第75-7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4 二回路系统热平衡分析 | 第77-83页 |
4.1 热平衡分析目的及方法 | 第77-78页 |
4.2 热平衡分析的边界选取 | 第78-79页 |
4.3 耗汽量平衡分析 | 第79-81页 |
4.4 低压蒸汽平衡分析 | 第81-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5 结束语 | 第83-85页 |
5.1 总结 | 第83页 |
5.2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