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分析与计算论文

城市河流径流演变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5页
    1.4 研究发展趋势第15-16页
    1.5 论文主要内容第16页
    1.6 研究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城市水文过程及影响理论第18-32页
    2.1 城市水循环水文要素第18-24页
    2.2 城市水循环系统架构第24-25页
    2.3 城市化地区产汇流理论第25-26页
    2.4 城市产汇流与河道径流的耦合作用第26-27页
    2.5 城市暴雨理论第27-28页
    2.6 城市水文过程的尺度效应第28页
    2.7 城市化作用对城市水文过程的影响指标第28-31页
    2.8 小结第31-32页
3 城市排水与河流动力学模型介绍第32-44页
    3.1 MIKE Urban模型介绍第32-39页
    3.2 MIKE 11模型介绍第39-43页
    3.3 MIKE Urban与MIKE 11的耦合第43页
    3.4 小结第43-44页
4 城市排水模型构建第44-75页
    4.1 研究区概况第44-48页
    4.2 研究区河道径流演变规律第48-49页
    4.3 研究区降水特点第49-50页
    4.4 研究区城市化特点第50-52页
    4.5 模型的适用性第52-62页
    4.6 郑州市区城市排水模型第62-67页
    4.7 结果分析第67-73页
    4.8 本章小结第73-75页
5 城市化对城市河流径流的影响第75-94页
    5.1 郑州市区河道水动力模型构建第75-80页
    5.2 结果分析第80-83页
    5.3 城市化对城市河流径流的影响第83-87页
    5.4 不同水平年型下城市化对城市河流径流的影响第87-93页
    5.5 小结第93-94页
6 城市化对极端降水事件下河流径流的影响第94-101页
    6.1 郑州市暴雨过程第94-96页
    6.2 暴雨对城市排水的影响第96-97页
    6.3 暴雨对河道径流的影响第97-100页
    6.4 小结第100-101页
7 LID对城市河流径流的影响第101-106页
    7.1 LID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102页
    7.2 城市LID的主要措施第102-103页
    7.3 LID对城市河流径流的影响第103-105页
    7.4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8 结论与建议第106-109页
    8.1 结论第106-107页
    8.2 创新点第107页
    8.3 建议第107-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17页
    1.完成的论文成果第117页
    2.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杂散电流对Q235钢的腐蚀行为影响及防护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ET管理的水权分配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邯郸市东部平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