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9-17页 |
| 第1章 孔子君子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渊源 | 第17-24页 |
| 1.1 时代背景 | 第17-20页 |
| 1.2 思想渊源 | 第20-24页 |
| 第2章 孔子君子观的思想体系 | 第24-47页 |
| 2.1 君子之内涵 | 第24-25页 |
| 2.2 君子成己之道德修养 | 第25-38页 |
| 2.2.1 君子修成之品质 | 第26-30页 |
| 2.2.2 君子修成之工夫 | 第30-36页 |
| 2.2.3 君子修成之呈现 | 第36-38页 |
| 2.3 君子成人之政治实践 | 第38-47页 |
| 2.3.1 君子为政之原则 | 第39-40页 |
| 2.3.2 君子为政之举措 | 第40-44页 |
| 2.3.3 君子为政之目标 | 第44-47页 |
| 第3章 孔子君子观的价值及影响 | 第47-52页 |
| 3.1 君子观的价值 | 第47-49页 |
| 3.2 君子观的影响 | 第49-52页 |
| 3.2.1 君子观对孟子的影响 | 第49-50页 |
| 3.2.2 君子观对荀子的影响 | 第50-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