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不同环境条件下普通小球藻对砷的迁移转化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4页
        1.1.1 浮游植物中砷的形态第9-11页
        1.1.2 浮游植物对砷的转化第11-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藻体内砷的代谢途径第14页
        1.2.2 藻体细胞对砷的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第14-18页
    1.3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第18-21页
        1.3.1 研究目的、意义第18-20页
        1.3.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第21-39页
    2.1 研究材料第21-24页
        2.1.1 藻种第21-23页
        2.1.2 仪器设备第23-24页
        2.1.3 药品试剂第24页
    2.2 培养条件第24-25页
    2.3 实验方案第25-30页
        2.3.1 培养基配置第25-27页
        2.3.2 实验方案设置第27-30页
    2.4 分析测定第30-39页
        2.4.0 总砷的测定第30-32页
        2.4.1 砷形态的测定第32-35页
        2.4.2 pH值的测定第35页
        2.4.3 N/P的确定第35-39页
第三章 不同砷形态条件下小球藻对砷的迁移转化第39-51页
    3.1 不同形态的砷对小球藻吸收和转化砷的影响第39-43页
        3.1.1 各砷形态及不同浓度梯度条件下小球藻藻体总砷第39-41页
        3.1.2 各砷形态及不同浓度梯度条件下培养液中总砷第41-43页
    3.2 小球藻对不同形态砷的吸收和转化第43-49页
        3.2.1 各砷形态及不同浓度梯度作用下培养液中砷形态第43-46页
        3.2.2 各砷形态及不同浓度梯度条件下藻体内砷形态的变化第46-49页
    3.3 小球藻各浓度梯度对砷吸的收和转化分析第49-50页
    3.4 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不同pH条件下小球藻对砷的迁移转化第51-58页
    4.1 不同pH条件下小球藻对总砷的影响第51-53页
    4.2 不同pH条件下小球藻对砷形态的转化第53-56页
    4.3 不同pH值条件下小球藻对砷吸收与转化的分析第56-57页
    4.4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不同N/P条件下小球藻对砷的迁移转化第58-67页
    5.1 不同N/P条件下小球藻对总砷的影响第58-61页
    5.2 不同N/P条件下小球藻对砷形态的影响第61-64页
    5.3 不同N/P值条件下小球藻对砷的吸收与转化的分析第64-66页
    5.4 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67-69页
    6.1 结论第67-68页
    6.2 研究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酒泉市肃州区环境执法偏差及其矫正措施研究
下一篇:柴达木盆地可鲁克湖—托素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