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侧重成本收益的标杆管理研究 | 第12-13页 |
1.3.2 侧重流程管理与改进的标杆管理研究 | 第13-14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2.1.1 绩效 | 第17页 |
2.1.2 公共部门绩效 | 第17-18页 |
2.1.3 绩效评价 | 第18页 |
2.1.4 公共部门绩效评价 | 第18-19页 |
2.1.5 标杆管理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2页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上海海关稽查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 第24-35页 |
3.1 海关稽查制度 | 第24-25页 |
3.1.1 海关稽查制度简介 | 第24页 |
3.1.2 海关稽查流程简介 | 第24-25页 |
3.2 上海海关稽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第25-35页 |
3.2.1 海关稽查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 | 第25-26页 |
3.2.2 上海海关企业稽查绩效考核体系的现状 | 第26-28页 |
3.2.3 上海海关稽查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8-35页 |
第四章 上海海关稽查绩效考评体系的改进 | 第35-56页 |
4.1 海关稽查部门使用标杆进行绩效评价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 第35-37页 |
4.1.1 海关稽查部门使用标杆进行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 第35-36页 |
4.1.2 海关稽查部门使用标杆进行绩效评价的合理性 | 第36-37页 |
4.2 标杆管理流程 | 第37-44页 |
4.2.1 选定标杆对象 | 第37-38页 |
4.2.2 改进思路设计 | 第38-39页 |
4.2.3 标杆指标体系的改进 | 第39-44页 |
4.3 上海海关稽查部门内部标杆分析 | 第44-53页 |
4.3.1 口岸海关标杆分析 | 第44-49页 |
4.3.2 区域海关对标分析 | 第49-53页 |
4.4 总体建议 | 第53-56页 |
4.4.1 完善匹配改革的法律配套制度 | 第53-54页 |
4.4.2 培育素质精良的专业人才队伍 | 第54页 |
4.4.3 建立互通有无的风险分析及分配机制 | 第54-55页 |
4.4.4 创新科技助力的稽查应用手段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对研究结果的总结 | 第56页 |
5.2 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