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一、困境的显现 | 第11-14页 |
| (一) 案例对比 | 第11-12页 |
| (二) 案情分析 | 第12-14页 |
| 二、问题及原因 | 第14-19页 |
| (一) 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 (二) 问题的原因 | 第16-19页 |
| 三、危害形态法定化 | 第19-23页 |
| (一) 共同要件 | 第20-22页 |
| (二) 区分性要件 | 第22-23页 |
| 四、认定标准的判断要素 | 第23-26页 |
| (一) 关系要素 | 第24-25页 |
| (二) 形式要素 | 第25页 |
| (三) 目的要素 | 第25-26页 |
| 五、优化认定过程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26-30页 |
| (一) 行政机关的举证责任及范围 | 第27页 |
| (二) 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及范围 | 第27-29页 |
| (三) 第三人的举证责任及范围 | 第29-30页 |
| 六、结论 | 第30-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