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2.1 页岩气藏成因及赋存方式 | 第9-12页 |
1.2.2 页岩气藏吸附解吸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3 世界各国页岩气开发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页岩气藏物性参数实验研究 | 第20-31页 |
2.1 页岩气藏渗透率 | 第21-23页 |
2.2 页岩气藏润湿性研究 | 第23-24页 |
2.3 微观结构表征 | 第24-27页 |
2.3.1 扫描电镜分析法 | 第24-25页 |
2.3.2 氩离子抛光背散射电子分析法 | 第25-26页 |
2.3.3 干酪根扫描电镜图片 | 第26-27页 |
2.4 页岩气藏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研究 | 第27-29页 |
2.5 页岩全岩矿物分析测试 | 第29页 |
2.6 总有机碳含量测量 | 第29-30页 |
2.7 本章小节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页岩气藏定边界压力解吸特征实验研究 | 第31-55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3.2 材料、原理及装置 | 第31-37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3.2.2 原理方法及装置 | 第31-34页 |
3.2.3 实验数据处理 | 第34-37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7-53页 |
3.3.1 温度对页岩颗粒动态解吸扩散过程影响研究 | 第37-40页 |
3.3.2 压力对页岩颗粒动态解吸扩散过程影响研究 | 第40-46页 |
3.3.3 颗粒粒径对动态解吸扩散过程影响研究 | 第46-49页 |
3.3.4 总有机碳含量对页岩颗粒动态解吸扩散过程影响研究 | 第49-50页 |
3.3.5 采收程度计算 | 第50-51页 |
3.3.6 降压方式对页岩颗粒动态解吸扩散过程影响研究 | 第51-53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多阶段降压方式对页岩气动态解吸过程的影响研究 | 第55-65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55页 |
4.2 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4.2.1 材料 | 第55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6-63页 |
4.3.1 未平衡程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4.3.2 压力衰减速率的影响 | 第58-63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