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康德法权哲学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法权哲学研究在中国第9-29页
    第一节 康德哲学研究史概述第9-16页
        一、我国早期的康德哲学研究第9-11页
        二、建国初期的康德哲学研究第11-12页
        三、新时期的康德哲学研究第12-16页
    第二节 康德权利科学的研究第16-24页
        一、法权哲学与批判哲学的关系第16-19页
        二、法权哲学体系研究第19-21页
        三、法权哲学的具体范畴第21-24页
    第三节 永久和平论研究第24-29页
        一、永久和平论的基本结构和语境第24-27页
        二、永久和平论的现代价值第27-29页
第二章 从纯粹实践理性到法权的过渡第29-47页
    第一节 道德哲学中“哥白尼式的革命”第29-35页
        一、“哥白尼式的革命”第29-30页
        二、自由、自律以及道德法则第30-35页
    第二节 法权与道德的关系第35-39页
        一、康德对古典自然法学的颠覆第35-36页
        二、法权的道德化解释第36-39页
    第三节 法权哲学的理性基础第39-47页
        一、法权学说的基础第39-41页
        二、法权哲学的推导第41-43页
        三、理性视角下的法权哲学第43-47页
第三章 法权的概念第47-62页
    第一节 法权概念的边界第47-51页
        一、法权概念与形而上学第47-48页
        二、法权概念的诸要素第48-50页
        三、法权的体系限定第50-51页
    第二节 法权哲学的先验性第51-55页
        一、权利科学的人性基础第51-52页
        二、法权哲学的主体论第52-53页
        三、实践理性的绝对命令第53-55页
    第三节 法权哲学的目的论第55-62页
        一、康德的目的论哲学基础第55-56页
        二、古典自然法学的目的论第56-57页
        三、法权哲学的目的论第57-62页
第四章 法权的基本范畴第62-82页
    第一节 私人法权与公共法权第62-71页
        一、私人法权的概念和特征第62-66页
        二、公共法权的概念和特征第66-71页
    第二节 法治的原初状态第71-75页
        一、原初状态第71-73页
        二、法治状态的要素第73-75页
    第三节 康德的守法观第75-82页
        一、康德对传统守法观的颠覆第75-76页
        二、自律的守法观第76-78页
        三、康德守法观的发展第78-82页
第五章 康德法权哲学的历史地位以及影响第82-101页
    第一节 法权哲学的自由主义渊源第82-88页
        一、洛克的自然法理论第82-83页
        二、康德对卢梭政治学思想的继受第83-88页
    第二节 法权哲学对黑格尔和马克思法哲学的影响第88-93页
        一、法权哲学与黑格尔的法哲学观念第88-89页
        二、马克思对法权哲学的批判第89-93页
    第三节 法权哲学对新康德主义的影响第93-96页
        一、法权哲学对斯塔勒姆的二元论的影响第93-95页
        二、法权哲学对凯尔森的纯粹法理论的影响第95-96页
    第四节 法权哲学与新自然法学第96-101页
        一、法权哲学对德沃金的权利论影响第96-98页
        二、罗尔斯对法权哲学的继承和发展第98-101页
结语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世纪下半期俄国刑事司法制度研究--以托尔斯泰的《复活》为线索
下一篇:高新生命科技应用的法律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