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符号及缩略语 | 第11-12页 |
绪论 | 第12-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1 猪丁型冠状病毒的发现与流行情况 | 第14-16页 |
1.1 发现过程 | 第14-15页 |
1.2 流行情况 | 第15-16页 |
2 猪丁型冠状病毒基因组特点及致病性 | 第16-17页 |
2.1 猪丁型冠状病毒基因组特点 | 第16-17页 |
2.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第17页 |
3 猪丁型冠状病毒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3.1 病毒性方法 | 第18-20页 |
3.2 血清学方法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6页 |
第一章 猪丁型冠状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第26-3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7-30页 |
1.1 病料样品及主要实验材料 | 第27页 |
1.2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7页 |
1.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7页 |
1.4 病料样品的处理 | 第27-28页 |
1.5 病毒RNA提取及模板cDNA的制备 | 第28页 |
1.6 RT-PCR检测方法的优化 | 第28页 |
1.7 特异性试验 | 第28页 |
1.8 敏感性试验 | 第28-29页 |
1.9 PCR方法的可靠性检测 | 第29页 |
1.10 临床样品检测 | 第29-30页 |
2 结果 | 第30-33页 |
2.1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0页 |
2.2 特异性试验 | 第30-31页 |
2.3 敏感性试验 | 第31-32页 |
2.4 可靠性检测 | 第32页 |
2.5 临床样品的检测 | 第32-33页 |
3 讨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第二章 猪丁型冠状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第38-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1.1 病料 | 第39页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39页 |
1.3 PDCoV N基因的扩增 | 第39页 |
1.4 N基因的测序 | 第39页 |
1.5 pCold 1-N/BL21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9-40页 |
1.6 重组N蛋白的表达 | 第40页 |
1.7 蛋白纯化 | 第40页 |
1.8 Western Blot | 第40页 |
1.9 PDCoV重组N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第40-42页 |
2 结果 | 第42-51页 |
2.1 PDCoV N基因RT-PCR扩增 | 第42-43页 |
2.2 PDCoV N基因原核表达体系的构建 | 第43-44页 |
2.3 重组N蛋白的原核表达 | 第44页 |
2.4 蛋白纯化 | 第44-45页 |
2.5 重组N蛋白的Western Blot验证 | 第45-46页 |
2.6 PDCoV重组N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第46-51页 |
3 讨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第三章 猪丁型冠状病毒JS-LYG-2014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 第56-7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7-61页 |
1.1 病料 | 第57页 |
1.2 仔猪及细胞 | 第57页 |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57页 |
1.4 病毒分离及PCR鉴定 | 第57-58页 |
1.5 JS-LYG-2014分离株基因组特征 | 第58-60页 |
1.6 JS-LYG-2014分离株致病性实验 | 第60-61页 |
2 结果 | 第61-71页 |
2.1 病毒分离及PCR鉴定 | 第61-62页 |
2.2 JS-LYG-2014分离株基因组特征 | 第62-68页 |
2.3 JS-LYG-2014分离株致病性实验 | 第68-71页 |
3 讨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附录 常用试剂配方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论文发表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