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压力加工用设备论文

5000kN双辊摆辗机传动件及机身的结构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摆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11-12页
    1.3 双辊摆辗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第14页
    1.5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第14-15页
    1.6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15-16页
    1.7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2章 双辊摆辗的成形原理及力能参数第17-34页
    2.1 双辊摆辗的成形原理第17页
    2.2 双辊摆辗成形的金属流动规律第17-19页
    2.3 接触面积计算分析第19-22页
    2.4 摆辗力的计算第22-25页
        2.4.1 滑移线法求摆辗力第22-24页
        2.4.2 塑性变形法求轧制力第24-25页
    2.5 力矩计算第25-27页
        2.5.1 力矩理论计算摆辗力矩第25-27页
        2.5.2 能量法计算摆辗力矩第27页
    2.6 电动机功率计算第27-28页
    2.7 稳定辗压条件第28-30页
    2.8 实例验证第30-33页
        2.8.1 理论参数的计算第30-32页
        2.8.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2-33页
    2.9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双辊摆辗机的虚拟设计第34-43页
    3.1 双辊摆辗机的结构设计第34-35页
    3.2 双辊摆辗机的基本参数第35页
    3.3 双辊摆辗机各组成部件的设计造型与虚拟装配第35-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传动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第43-60页
    4.1 传动件部分结构分析第43-44页
    4.2 主轴静态特性分析第44-49页
        4.2.1 轴承模型简化第44-45页
        4.2.2 主轴有限元模型构建第45-48页
        4.2.3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8-49页
    4.3 轧辊轴静态特性分析第49-55页
        4.3.1 轧辊轴有限元模型构建第49-52页
        4.3.2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52-53页
        4.3.3 轧辊轴结构的改进第53-55页
    4.4 传动件关键部件的模态分析第55-59页
        4.4.1 模态分析理论第55-56页
        4.4.2 主轴模态分析第56-58页
        4.4.3 轧辊轴模态分析第58-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摆辗机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第60-75页
    5.1 摆辗机身的受力分析第60-63页
        5.1.1 预紧受力分析第60-62页
        5.1.2 摆辗机身预紧力的加载方法第62页
        5.1.3 摆辗机身工作状态受力分析第62-63页
    5.2 机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3-67页
    5.3 机身刚度、强度分析第67-72页
        5.3.1 预紧力下的计算结果第67-68页
        5.3.2 满载下的计算结果第68-72页
    5.4 机架的模态分析第72-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机架结构的优化设计第75-92页
    6.1 结构优化设计第75-76页
    6.2 机架结构的拓扑优化第76-81页
    6.3 机架结构的灵敏度分析第81-87页
        6.3.1 双辊摆辗机架灵敏度分析变量设计第82-83页
        6.3.2 组成板板厚对机架性能的灵敏度分析第83-87页
    6.4 机架结构的尺寸优化第87-91页
    6.5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2-94页
    7.1 结论第92-93页
    7.2 展望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amb波的CFRP-钢胶接界面分层损伤检测研究
下一篇:Fe65改性合金覆层制备与高温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