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预应力钢-混组合梁极限承载力分析及参数优化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预应力钢-混组合梁及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预应力钢-混组合梁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页
    1.4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第16-18页
2 预应力钢-混组合梁有限元方法第18-31页
    2.1 钢-混组合梁三维有限元方法第19-25页
        2.1.1 材料本构第19-21页
        2.1.2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第21-22页
        2.1.3 接触定义第22页
        2.1.4 钢-混组合梁三维有限元模型第22-25页
    2.2 预应力钢-混组合梁三维有限元方法第25-30页
        2.2.1 材料属性及几何尺寸第25-26页
        2.2.2 接触定义第26-27页
        2.2.3 降温法施加预应力第27页
        2.2.4 预应力钢-混组合梁有限元分析结果第27-30页
    2.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预应力钢-混组合梁极限承载力敏感性分析第31-60页
    3.1 敏感性分析原理第31-32页
    3.2 钢梁抗拉强度的影响第32-37页
        3.2.1 参数选取第32页
        3.2.2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32-35页
        3.2.3 荷载-挠度曲线第35-36页
        3.2.4 敏感性分析第36-37页
    3.3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第37-42页
        3.3.1 参数选取第37页
        3.3.2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37-41页
        3.3.3 荷载-挠度曲线第41-42页
        3.3.4 敏感性分析第42页
    3.4 混凝土板厚的影响第42-48页
        3.4.1 参数选取第42页
        3.4.2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42-46页
        3.4.3 荷载-挠度曲线第46-47页
        3.4.4 敏感性分析第47-48页
    3.5 预应力初值的影响第48-53页
        3.5.1 参数选取第48页
        3.5.2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48-52页
        3.5.3 荷载-挠度曲线第52页
        3.5.4 敏感性分析第52-53页
    3.6 栓钉直径的影响第53-59页
        3.6.1 参数选取第53-54页
        3.6.2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54-57页
        3.6.3 荷载-挠度曲线第57-58页
        3.6.4 敏感性分析第58-59页
    3.7 本章小结第59-60页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应力组合梁极限承载力第60-76页
    4.1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第60-65页
        4.1.1 BP人工神经网络第60-63页
        4.1.2 BP预测系统网络结构第63页
        4.1.3 BP神经网络预测系统的实现第63-65页
    4.2 测试样本结果对比分析第65-70页
        4.2.1 BP神经网络预测第65-67页
        4.2.2 承载力评估第67-70页
    4.3 工程应用第70-75页
        4.3.1 理论计算第71-73页
        4.3.2 数值模拟第73-74页
        4.3.3 BP神经网络预测第74-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5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预应力组合梁设计参数优化第76-87页
    5.1 粒子群极值寻优算法第76-80页
        5.1.1 粒子群算法原理第76-77页
        5.1.2 粒子群算法的流程第77-78页
        5.1.3 粒子群算法极值寻优的实现第78-80页
    5.2 预应力钢-混组合梁的优化第80-83页
        5.2.1 设计变量及目标函数的确定第80-81页
        5.2.2 预应力组合梁设计参数的界限约束第81-82页
        5.2.3 预应力钢-混组合梁设计参数优化计算第82-83页
    5.3 优化前后性能对比分析第83-86页
        5.3.1 最优方案的设计参数第83页
        5.3.2 优化后的预应力组合梁有限元模型第83-84页
        5.3.3 优化前后性能对比分析第84-86页
    5.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7-95页
    6.1 结论第87-88页
    6.2 展望第88-95页
致谢第95-96页
附录Ⅰ 单隐层BP神经网络预测源程序(部分)第96-97页
附录Ⅱ 双隐层BP神经网络预测源程序(部分)第97-98页
附录Ⅲ 考虑惯性权重的PSO优化算法源程序(部分)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元感官的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建筑工程不同拆除方式的适用性及其安全管控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