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动机及研究命题之界定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一)《金瓶梅词话》中戏曲曲目的考索 | 第11页 |
(二)关于《金瓶梅词话》中保存的戏曲史料价值研究 | 第11-12页 |
(三)《金瓶梅词话》中戏曲与小说关系研究 | 第12-13页 |
(四)由戏曲延伸出的关于《金瓶梅词话》成书年代和作者研究 | 第13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关于创新的几点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小说中的戏曲搬演与剧曲 | 第15-27页 |
第一节 小说中的戏曲搬演与涉及剧曲的演唱活动梳理 | 第15-19页 |
第二节 小说中的戏曲搬演 | 第19-22页 |
一、小说中的戏曲搬演流程 | 第19-20页 |
二、小说中戏曲搬演与情节之关联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席间清唱之剧曲 | 第22-27页 |
一、单支剧曲的独立意蕴与戏曲全本之关联 | 第23-24页 |
二、谁在点戏——人物还是叙述者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小说中观众对戏曲之欣赏 | 第27-37页 |
第一节 潘金莲 | 第27-30页 |
一、与潘金莲相关之戏曲活动梳理 | 第27-28页 |
二、搬弄是非的知音人 | 第28-29页 |
三、热衷淫词艳曲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西门庆 | 第30-32页 |
一、戏曲活动组织者的身份 | 第30-31页 |
二、附庸风雅的知音人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吴月娘、孟玉楼合论 | 第32-34页 |
第四节 刘、薛二内相及众官员合论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小说中唱曲演员之生存状态 | 第37-47页 |
第一节 小说中的唱曲演员类型 | 第37-41页 |
一、小说中的家乐 | 第37-38页 |
二、小说中的教坊演乐 | 第38-39页 |
三、小说中妓院歌妓、小优的演唱活动 | 第39-40页 |
四、小说中的职业戏班 | 第40-41页 |
五、小说中的走唱艺人 | 第41页 |
第二节 唱曲演员生存状态总论 | 第41-44页 |
一、贱而不贫 | 第41-42页 |
二、言能惑主 | 第42-43页 |
三、媚而不忠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唱曲演员生存状态之比较 | 第44-47页 |
一、不同类唱曲演员生存状态之比较 | 第44-45页 |
二、同类唱曲演员内部之间的争斗 | 第45-47页 |
第四章 从小说戏曲生态看南戏与北杂剧的争胜 | 第47-54页 |
第一节 北杂剧的衰而不落 | 第47-49页 |
一、从小说中北杂剧的演出看宫廷的戏曲品味 | 第47-48页 |
二、失去新兴官僚阶级的追捧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小说中南戏流行的原因 | 第49-54页 |
一、南方籍官员的影响 | 第49-50页 |
二、无价之优童 | 第50-52页 |
三、悲欢离合之大关目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附件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