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不对称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 第10-11页 |
1.2 不对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工程实例 | 第11-12页 |
1.2.1 国外不对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工程实例 | 第11页 |
1.2.2 国内不对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发展 | 第11-12页 |
1.3 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地震震害 | 第12-15页 |
1.3.2 不对称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6-17页 |
1.4.1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6页 |
1.4.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桥梁抗震设计分析流程及方法简介 | 第17-26页 |
2.1 桥梁抗震设计流程简介 | 第17-18页 |
2.2 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简介 | 第18-25页 |
2.2.1 静力法 | 第18-19页 |
2.2.2 反应谱法 | 第19-22页 |
2.2.3 时程分析法 | 第22-25页 |
2.2.4 随机振动分析法 | 第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中路大桥地震响应分析 | 第26-39页 |
3.1 依托工程简介 | 第26-28页 |
3.2 E_1地震作用下中路大桥响应结果分析 | 第28-34页 |
3.2.1 反应谱法计算 | 第28-29页 |
3.2.2 时程分析法计算 | 第29-31页 |
3.2.3 E_1地震作用下中路大桥反应谱分析与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第31-34页 |
3.3 E_2地震作用下中路大桥响应结果 | 第34-37页 |
3.3.1 反应谱计算结果 | 第34页 |
3.3.2 时程分析法计算结果 | 第34-35页 |
3.3.3 E_2地震作用下中路大桥反应谱分析与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 第39-51页 |
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9-41页 |
4.1.1 不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 第39页 |
4.1.2 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 第39-41页 |
4.2 中路大桥自振特性分析 | 第41-46页 |
4.3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中路大桥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 第46-49页 |
4.3.1 不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中路大桥地震响应分析 | 第46-48页 |
4.3.2 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中路大桥地震响应分析 | 第48页 |
4.3.3 考虑桩-土作用与不考虑桩-土作用结果对比分析 | 第48-49页 |
4.4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桥梁结构参数对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 第51-76页 |
5.1 主梁参数对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 第51-59页 |
5.1.1 主梁不对称系数对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 第51-56页 |
5.1.2 主梁截面腹板宽度对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 第56-59页 |
5.2 桥墩结构参数对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 第59-74页 |
5.2.1 桥墩高差对不对称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影响 | 第59-67页 |
5.2.2 桥墩纵向宽度对不对称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影响 | 第67-70页 |
5.2.3 桥墩双肢间距对不对称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影响 | 第70-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