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技术背景 | 第12-15页 |
1.2.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 | 第12-14页 |
1.2.2 4G协议的通信机制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9-20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4G通信能耗估测模型 | 第21-37页 |
2.1 RRC状态机转换机制 | 第21-23页 |
2.2 RRC状态机时间参数 | 第23-25页 |
2.3 4G通信能耗估测模型的设计 | 第25-31页 |
2.3.1 流量捕获模块 | 第25-26页 |
2.3.2 能耗计算模块 | 第26-31页 |
2.4 准确性验证 | 第31-37页 |
2.4.1 实验平台 | 第31-32页 |
2.4.2 准确性分析 | 第32-37页 |
第三章 4G通信能耗分析 | 第37-49页 |
3.1 4G、3G和WIFI的能耗效率比较 | 第37-42页 |
3.1.1 能耗比率 | 第37-38页 |
3.1.2 批量数据传输能耗 | 第38-40页 |
3.1.3 典型应用能耗 | 第40-41页 |
3.1.4 能耗组成分析 | 第41-42页 |
3.2 LTE时间参数的影响 | 第42-49页 |
3.2.1 尾计时器(T_(tail))的影响 | 第43-45页 |
3.2.2 DRX静止计时器(T_i)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3 Short DRX周期计时器(T_(is))的影响 | 第46页 |
3.2.4 RRC_IDLE DRX周期(T_(pi))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5 RRC状态转换时延的影响 | 第47-49页 |
第四章 4G通信能耗优化方案 | 第49-55页 |
4.1 基于代理的分块传输方案 | 第49-52页 |
4.2 基于LTE时间参数的能耗优化方案 | 第52-55页 |
4.2.1 快速休眠 | 第52-53页 |
4.2.2 动态计时器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5-59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55-56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硕士在读期间的工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