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乙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7页
    1.1 前言第12页
    1.2 LED封装补强材料第12-14页
    1.3 耐高温涂料第14-16页
    1.4 聚硅氧烷第16-24页
        1.4.1 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第16-17页
        1.4.2 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第17-20页
            1.4.2.1 催化聚合法第17-18页
            1.4.2.2 非水解缩合法第18页
            1.4.2.3 水解缩合反应第18-20页
                1.4.2.3.1 酸催化体系第19页
                1.4.2.3.2 碱催化体系第19-20页
        1.4.3 聚硅氧烷的热稳定性第20-22页
            1.4.3.1 主链降解第20-21页
            1.4.3.2 Si-C键断裂第21页
            1.4.3.3 侧基氧化第21-22页
        1.4.4 最新研究进展第22-24页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创新性第24-27页
        1.5.1 研究目的第24-25页
        1.5.2 创新之处第25页
        1.5.3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一步法合成乙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第27-47页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27页
        2.1.1 实验原料第27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27页
    2.2 实验设计思路第27-28页
        2.2.1 反应机理第27-28页
        2.2.2 制备工艺第28页
            2.2.2.1 VPPS-1型(Vinyl terminated phenylpolysilsesquioxane)乙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第28页
            2.2.2.2 VPPS-2型乙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第28页
    2.3 性能测试及表征第28-31页
        2.3.1 乙烯基含量测定第28-30页
        2.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30页
        2.3.3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NMR)第30页
        2.3.4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第30页
        2.3.5 乌氏粘度计流出时间测定第30-31页
        2.3.6 热失重-红外联用分析(TG-IR)第31页
        2.3.7 热失重分析(TGA)第3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1-46页
        2.4.1 VPPS-1型乙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第31-42页
            2.4.1.1 红外光谱分析第31-32页
            2.4.1.2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第32-34页
            2.4.1.3 反应时间对VPPS-1分子量的影响第34-35页
            2.4.1.4 盐酸用量对VPPS-1乙烯基含量的影响第35页
            2.4.1.5 盐酸用量对VPPS-1分子量的影响第35-36页
            2.4.1.6 热分解动力学第36-39页
            2.4.1.7 最概然热分解机理函数的判定第39-42页
        2.4.2 VPPS-2型乙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第42-46页
            2.4.2.1 红外光谱分析第42页
            2.4.2.2 DMVES用量对VPPS-2乙烯基含量的影响第42-43页
            2.4.2.3 DMVES用量对VPPS-2分子量的影响第43页
            2.4.2.4 热分解动力学第43-45页
            2.4.2.5 最概然热分解机理函数的判定第45-46页
    2.5 本章总结第46-47页
第三章 两步法合成乙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第47-78页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47-48页
        3.1.1 实验原料第47页
        3.1.2 主要实验仪器第47-48页
    3.2 乙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第48-49页
        3.2.1 反应机理第48页
        3.2.2 制备工艺第48-49页
            3.2.2.1 HPPS-1型(Hydroxyl phenylpolysilsesquioxane)酸催化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第48页
            3.2.2.2 HPPS-2型酸/碱催化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第48-49页
            3.2.2.3 VPPS-3和VPPS-4乙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第49页
    3.3 性能测试及表征第49-51页
        3.3.1 乙烯基含量测定第49页
        3.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49页
        3.3.3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NMR)第49-50页
        3.3.4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第50页
        3.3.5 乌氏粘度计流出时间测定第50页
        3.3.6 热失重-气相色谱-质谱分析(TG-GC-MS)第50页
        3.3.7 热失重-红外联用分析(TG-IR)第50页
        3.3.8 热失重分析(TGA)第50-51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1-76页
        3.4.1 基础反应型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第51-53页
            3.4.1.1 催化剂种类对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第51-52页
            3.4.1.2 HPPS-2热分解过程第52-53页
        3.4.2 VPPS-3型乙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第53-62页
            3.4.2.1 红外光谱分析第53-54页
            3.4.2.2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第54-55页
            3.4.2.3 反应温度对VPPS-3乙烯基含量的影响第55-56页
            3.4.2.4 反应温度对VPPS-3分子量的影响第56页
            3.4.2.5 溶剂类型对VPPS-3乙烯基含量的影响第56-57页
            3.4.2.6 溶剂类型对VPPS-3分子量的影响第57-58页
            3.4.2.7 热分解过程第58-59页
            3.4.2.8 热分解动力学第59-61页
            3.4.2.9 最概然热分解机理函数的判定第61-62页
        3.4.3 VPPS-4型乙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第62-76页
            3.4.3.1 红外光谱分析第62-63页
            3.4.3.2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第63-64页
            3.4.3.3 催化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第64页
            3.4.3.4 反应温度对VPPS-4乙烯基含量的影响第64-65页
            3.4.3.5 反应温度对VPPS-4分子量的影响第65-66页
            3.4.3.6 盐酸用量对VPPS-4乙烯基含量的影响第66页
            3.4.3.7 盐酸用量对VPPS-4分子量的影响第66-67页
            3.4.3.8 热分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第67-72页
            3.4.3.9 热分解过程第72-73页
            3.4.3.10 热分解动力学第73-75页
            3.4.3.11 最概然热分解机理函数的判定第75-76页
    3.5 本章总结第76-78页
第四章 高折射率乙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第78-93页
    4.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78页
        4.1.1 实验原料第78页
        4.1.2 主要实验仪器第78页
    4.2 高折射率乙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HVPPS)的制备第78-79页
        4.2.1 反应机理第78-79页
        4.2.2 制备工艺第79页
    4.3 性能测试及表征第79-80页
        4.3.1 乙烯基含量测定第79页
        4.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79页
        4.3.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第79页
        4.3.4 乌氏粘度计流出时间测定第79-80页
        4.3.5 折光指数的测定第80页
        4.3.6 热失重-气相色谱-质谱分析(TG-GC-MS)第80页
        4.3.7 热失重-红外联用分析(TG-IR)第80页
        4.3.8 热失重分析(TGA)第80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80-92页
        4.4.1 红外光谱分析第80-81页
        4.4.2 DPDMS加入量对HVPPS折光率的影响第81页
        4.4.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第81-82页
        4.4.4 热失重-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第82-87页
        4.4.5 热分解过程第87-88页
        4.4.6 热分解动力学第88-91页
        4.4.7 最概然热分解机理函数的判定第91-92页
    4.5 本章总结第92-93页
结论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3-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元素和化学键的G~E-EoS模型研究
下一篇:均四甲苯选择性氧化制均苯四甲酸二酐动力学及固定床反应器的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