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表达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1-13页 |
·研究的可行性 | 第13页 |
·国内外城市广场景观与地域文化研究 | 第13-14页 |
·国外广场景观与地域文化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广场景观与地域文化研究 | 第14页 |
·研究的目的与框架结构 | 第14-16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的创新与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城市广场景观环境的地域性文化解读 | 第17-23页 |
·城市广场景观概述 | 第17-20页 |
·现代城市广场的概念 | 第17页 |
·不同主题的广场对地域文化的要求 | 第17-20页 |
·地域文化的理论剖析 | 第20-23页 |
·地域文化的概念 | 第20页 |
·地域文化的形成 | 第20-22页 |
·地域文化的特征 | 第22-23页 |
第3章 城市广场景观进程中地域文化的演变 | 第23-29页 |
·西方的城市广场 | 第23-26页 |
·西方古典时期城市广场 | 第23-24页 |
·中世纪时期的城市广场 | 第24页 |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广场 | 第24-25页 |
·古典主义时期城市广场 | 第25-26页 |
·近现代城市广场 | 第26页 |
·中国的城市广场 | 第26-29页 |
·中国传统广场 | 第26-27页 |
·中国近代广场 | 第27-28页 |
·建国初期的广场 | 第28页 |
·当前时代的广场 | 第28-29页 |
第4章 地域文化、人、广场景观的关系 | 第29-35页 |
·广场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 第29-30页 |
·广场景观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 第29页 |
·地域文化是广场景观设计的源泉 | 第29-30页 |
·地域文化特色的广场景观对人的影响 | 第30-32页 |
·心理感受 | 第30-31页 |
·公众参与性 | 第31-32页 |
·地域文化在广场景观中的价值体现 | 第32-35页 |
·社会价值 | 第32-33页 |
·经济价值 | 第33页 |
·审美价值 | 第33-35页 |
第5章 地域文化在城市广场景观中的表达方法 | 第35-49页 |
·设计思想上表达地域文化特色 | 第35-37页 |
·历史文脉的保护、继承和发展 | 第35-36页 |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 | 第36-37页 |
·设计手法上表达地域文化特色 | 第37-40页 |
·地域性元素符号的改造 | 第37-38页 |
·地域性元素符号的创新 | 第38-40页 |
·空间环境要素表达地域文化特色 | 第40-49页 |
·广场景观显性要素的合理应用 | 第40-45页 |
·广场景观隐性要素的合理应用 | 第45-49页 |
第6章 实践分析与中国现代城市广场景观的发展趋势 | 第49-62页 |
·背景分析 | 第49-51页 |
·地域概况 | 第49页 |
·项目现状 | 第49-50页 |
·地域文化资源 | 第50-51页 |
·设计理念分析 | 第51-53页 |
·设计主题思想 | 第51-52页 |
·设计原则 | 第52-53页 |
·设计方法分析 | 第53-59页 |
·铺装 | 第53-55页 |
·景观小品 | 第55-57页 |
·照明 | 第57-58页 |
·植物配置 | 第58-59页 |
·中国现代城市广场景观的发展趋势 | 第59-62页 |
·以生态和谐为前提 | 第59-60页 |
·以城市文化为背景 | 第60页 |
·以人文关怀为准则 | 第60页 |
·以个性特色为原则 | 第60-61页 |
·以经济技术为辅助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附录Ⅰ关于广场的地域文化内涵对人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