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9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6-7页 |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第二章 中国当代着色雕塑的局限 | 第9-12页 |
| 2.1 着色雕塑的唯一性 | 第9-10页 |
| 2.2 着色雕塑的材料运用现状 | 第10-12页 |
| 第三章 新表现主义中的材料跨界和形式转换 | 第12-21页 |
| 3.1 再看绘画的依托载体和肌理语言 | 第13-16页 |
| 3.2 新表现主义中绘画和雕塑形式的转换关系 | 第16-18页 |
| 3.3 新表现主义的语言状态对当代表现性艺术创作的启示 | 第18-21页 |
| 第四章 表现性绘画语言的雕塑转换方式 | 第21-31页 |
| 4.1 颜料的可塑性 | 第21-22页 |
| 4.2 绘画语言在雕塑形体上的突破 | 第22-24页 |
| 4.3 雕塑形体的完成度与色彩塑造的关系 | 第24-26页 |
| 4.4 如何在繁复的材料制作中保留艺术语言的生动性和即时感 | 第26-31页 |
| 结论 | 第3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插图及图片说明 | 第35-37页 |
| 附录 | 第37-39页 |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