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1 氨氧化微生物的功能 | 第11-14页 |
1.1.1 氨氧化微生物在氮循环中的地位 | 第11-12页 |
1.1.2 氨氧化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1.3 氨氧化微生物的类群 | 第13-14页 |
1.2 氨氧化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 第14-18页 |
1.2.1 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分布规律 | 第14-15页 |
1.2.2 水体中氨氧化微生物的分布规律 | 第15-16页 |
1.2.3 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1.3 氨氧化微生物在养殖池塘中的研究 | 第18-20页 |
1.3.1 养殖池塘中的氨氮污染及危害 | 第18-19页 |
1.3.2 养殖池塘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amoA基因扩增条件的优化 | 第22-31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2-27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2.2 试验结果 | 第27-30页 |
2.2.1 沉积物AOA amoA基因的扩增 | 第28页 |
2.2.2 沉积物AOB amoA基因的扩增 | 第28-29页 |
2.2.3 水体AOA amoA基因扩增 | 第29页 |
2.2.4 水体AOB amoA基因扩增 | 第29-30页 |
2.3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氨氧化微生物在水柱和沉积物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 第31-53页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1-35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31-32页 |
3.1.2 样品的采集 | 第32页 |
3.1.3 样品的测定与处理 | 第32-34页 |
3.1.4 数据分析 | 第34-35页 |
3.2 试验结果 | 第35-50页 |
3.2.1 养殖池塘水体的理化特征 | 第35页 |
3.2.2 养殖池塘沉积物的理化特征 | 第35-37页 |
3.2.3 水体中AOA amoA基因的组成及丰度 | 第37-41页 |
3.2.4 沉积物中AOA amoA基因组成及丰度 | 第41-45页 |
3.2.5 沉积物中AOB amoA基因组成及丰度 | 第45-47页 |
3.2.6 氨氧化微生物与理化因子间的相关性 | 第47-50页 |
3.3 讨论 | 第50-52页 |
3.3.1 理化性质对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2 水柱和沉积物中氨氧化微生物的差异分析 | 第51-52页 |
3.4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养殖池塘沉积物氨氧化微生物的分层分布及影响因素 | 第53-65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53-54页 |
4.2 试验结果 | 第54-63页 |
4.2.1 分层沉积物的理化特征 | 第54页 |
4.2.2 分层沉积物中AOA amoA基因的分布 | 第54-57页 |
4.2.3 分层沉积物中AOB amoA基因的分布 | 第57-61页 |
4.2.4 底质与氨氧化微生物的相关性 | 第61-63页 |
4.3 讨论 | 第63-64页 |
4.3.1 不同分层底质对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分析 | 第63页 |
4.3.2 不同分层氨氧化微生物的比较分析 | 第63-64页 |
4.4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附录一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和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