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2 相关技术分析 | 第14-23页 |
2.1 软件缺陷预测方法 | 第14-17页 |
2.2 软件特征度量元 | 第17-19页 |
2.3 工作量感知相关技术 | 第19-21页 |
2.3.1 工作量概念 | 第19-20页 |
2.3.2 工作量感知的软件缺陷预测方法 | 第20-21页 |
2.4 逻辑回归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工作量感知的软件缺陷排序算法研究 | 第23-39页 |
3.1 问题背景描述 | 第23-24页 |
3.2 工作量感知的软件缺陷排序模型 | 第24-25页 |
3.3 工作量感知的软件缺陷排序算法流程 | 第25-26页 |
3.4 实验设置 | 第26-31页 |
3.4.1 数据集 | 第26页 |
3.4.2 统计方法 | 第26-27页 |
3.4.3 模型评价方法 | 第27-30页 |
3.4.4 基准模型 | 第30-31页 |
3.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1-38页 |
3.5.1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3.5.2 实验分析 | 第33-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基于ManualUP和逻辑回归相结合的有监督缺陷预测算法研究 | 第39-51页 |
4.1 模型提出背景 | 第39-40页 |
4.2 模型思想框架 | 第40-41页 |
4.3 模型建立 | 第41-42页 |
4.4 缺陷预测算法 | 第42-43页 |
4.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3-50页 |
4.5.1 数据集 | 第43-44页 |
4.5.2 模型评价方法 | 第44-45页 |
4.5.3 基准模型 | 第45页 |
4.5.4 实验分析 | 第45-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基于EAM的Guardian软件缺陷预测原型系统 | 第51-61页 |
5.1 原型系统需求分析 | 第51-52页 |
5.2 原型系统设计 | 第52-57页 |
5.2.1 数据库设计 | 第52-54页 |
5.2.2 Guardian原型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第54-55页 |
5.2.3 功能模块设计 | 第55-57页 |
5.3 原型系统实现 | 第57-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