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2页 |
四、研究重点及创新 | 第12-14页 |
(一)研究重点 | 第12页 |
(二)研究创新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及在中国的发展 | 第14-24页 |
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第14-17页 |
(一)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产物 | 第14-16页 |
(二)文化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 | 第16-17页 |
(三)文化为全人类的解放服务 | 第17页 |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的实践 | 第17-24页 |
(一)毛泽东的革命文化思想 | 第17-20页 |
(二)邓小平的精神文明论 | 第20-21页 |
(三)江泽民的先进文化观 | 第21-22页 |
(四)胡锦涛的文化强国思想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 | 第24-34页 |
一、强调平等的民族文化 | 第24-27页 |
(一)弘扬民族精神和自信心 | 第25-26页 |
(二)继承和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 第26-27页 |
二、关注人类进步的先进文化 | 第27-30页 |
(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 第28-29页 |
(二)必须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 | 第29-30页 |
三、有别于世界的中国文化 | 第30-34页 |
(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 第30-31页 |
(二)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 第31-32页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发展 | 第34-43页 |
一、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34-37页 |
(一)提高文化软实力 | 第34-35页 |
(二)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 | 第35-36页 |
(三)宣扬优秀传统文化 | 第36-37页 |
二、发展了中国革命文化 | 第37-39页 |
(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 第37-38页 |
(二)坚定爱国主义的情怀 | 第38-39页 |
(三)倡导艰苦奋斗的精神 | 第39页 |
三、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第39-43页 |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40页 |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第40-41页 |
(三)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 第41-43页 |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价值 | 第43-51页 |
一、继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 第43-45页 |
(一)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理论 | 第43-44页 |
(二)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革命文化传统 | 第44-45页 |
(三)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 第45页 |
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 第45-48页 |
(一)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 第46-47页 |
(二)有利于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 第47页 |
(三)有利于文化强国建设 | 第47-48页 |
三、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 | 第48-51页 |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模式 | 第48-49页 |
(二)利用互联网发展文化产业 | 第49页 |
(三)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作品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