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轻质复合装甲概述 | 第12-17页 |
1.2.1 金属复合装甲 | 第12-13页 |
1.2.2 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 | 第13-16页 |
1.2.3 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 | 第16页 |
1.2.4 梯度复合装甲 | 第16-17页 |
1.3 复合装甲结构优化及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1 分层排布形式 | 第17-18页 |
1.3.2 分层厚度参数 | 第18-20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 复合装甲弹道实验 | 第22-35页 |
引言 | 第22页 |
2.1 选材依据 | 第22-24页 |
2.1.1 金属 | 第22-23页 |
2.1.2 陶瓷 | 第23页 |
2.1.3 纤维 | 第23-24页 |
2.2 实验制备 | 第24-26页 |
2.2.1 靶板制备 | 第24-25页 |
2.2.2 约束夹具设计 | 第25-26页 |
2.3 复合装甲实验表征 | 第26-28页 |
2.4 陶瓷复合装甲的抗弹结果分析 | 第28-33页 |
2.4.1 陶瓷破坏结果 | 第28-29页 |
2.4.2 复合靶板背板层抗弹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2.5 防护系数评定 | 第33-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复合装甲侵彻过程数值模拟 | 第35-52页 |
引言 | 第35页 |
3.1 Autodyn软件介绍 | 第35页 |
3.2 材料模型 | 第35-40页 |
3.2.1 金属材料的Johnson-Cook模型 | 第35-36页 |
3.2.2 陶瓷面板的JH-Ⅱ模型 | 第36-37页 |
3.2.3 纤维层合板的模型 | 第37-40页 |
3.3 前处理 | 第40-42页 |
3.4 仿真有效性 | 第42-44页 |
3.4.1 陶瓷 | 第42-43页 |
3.4.2 金属 | 第43页 |
3.4.3 纤维 | 第43-44页 |
3.5 侵彻过程分析 | 第44-46页 |
3.6 陶瓷面板层侵彻阶段分析 | 第46-48页 |
3.6.1 陶瓷损伤破坏过程分析 | 第46-47页 |
3.6.2 陶瓷破碎机理分析 | 第47-48页 |
3.7 过渡TC4板层侵彻阶段分析 | 第48-49页 |
3.8 弹体及靶板耗能 | 第49-51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装甲结构配置参数对其抗侵彻性能的影响 | 第52-61页 |
引言 | 第52页 |
4.1 陶瓷厚度对抗侵彻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4.1.1 试验方案安排 | 第52-53页 |
4.1.2 侵彻过程分析 | 第53-54页 |
4.2 装甲材料排列顺序对抗侵彻性能的影响 | 第54-57页 |
4.2.1 排列方式方案 | 第54-55页 |
4.2.2 侵彻过程分析 | 第55-57页 |
4.3 分层厚度比对靶板抗侵彻性能的影响 | 第57-60页 |
4.3.1 厚度比方案安排 | 第57页 |
4.3.2 侵彻过程分析 | 第57-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