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

细粒棘球绦虫不同抗原对DC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包虫病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1.1.1 包虫病的流行状况第10页
        1.1.2 包虫病的防治状况第10-11页
        1.1.3 包虫病与机体免疫关系第11页
    1.2 DC在寄生虫领域的研究第11-14页
        1.2.1 DC的简介第11-13页
        1.2.2 寄生虫抗原对与DC影响第13-14页
    1.3 Notch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第14-22页
        1.3.1 Notch信号通路的简介第14-16页
        1.3.2 Notch信号通路对多种细胞的发育及功能的调控第16-21页
        1.3.3 Notch信号通路在疾病中的研究第21-22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抗原对DC发育及功能的影响第24-54页
    2.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第24-27页
        2.1.1 主要仪器第24-25页
        2.1.2 主要试剂及耗材第25-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34页
        2.2.1 抗原的获取第27-30页
        2.2.2 抗原体外刺激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第30-31页
        2.2.3 形态学的观察第31页
        2.2.4 透射电镜的观察第31-32页
        2.2.5 扫描电镜的观察第32页
        2.2.6 吞噬能力测定第32页
        2.2.7 DC细胞表面分子水平的检测第32-33页
        2.2.8 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第33-34页
        2.2.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34页
        2.2.10 DC迁移能力的检测第34页
        2.2.11 统计学分析第34页
    2.3 结果第34-49页
        2.3.1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复性第34-35页
        2.3.2 蛋白内毒素含量的测定第35-36页
        2.3.3 小鼠骨髓树突细胞的体外培养第36-49页
    2.4 讨论第49-54页
第三章 Notch信号通路在DC介导的细粒棘球蚴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第54-73页
    3.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第54-56页
        3.1.1 实验动物第54页
        3.1.2 仪器与设备第54-55页
        3.1.3 试剂及配方第55-56页
    3.2 方法第56-60页
        3.2.1 骨髓来源DC的体外培养第56页
        3.2.2 DAPT处理DC的不同浓度及时间的摸索第56页
        3.2.3 RT-PCR第56-58页
        3.2.4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58页
        3.2.5 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处理DC第58页
        3.2.6 Jagged 1处理DC第58-59页
        3.2.7 扫描电镜第59页
        3.2.8 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分子第59页
        3.2.9 DC迁移能力的检测第59页
        3.2.10 统计学分析第59-60页
    3.3 结果第60-69页
        3.3.1 DAPT对DC的处理第60-67页
        3.3.2 Jagged 1处理DC第67-69页
    3.4 讨论第69-73页
第四章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8页
缩略词表第88-9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白质异戊二烯化在小鼠出生后心脏重构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人参皂苷Rg1抗心肌肥厚动物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