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MD公司昆山厂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作业成本法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选择作业成本动因的因素研究 | 第12-14页 |
1.2.3 作业成本法应用效果研究 | 第14-15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要素 | 第17-19页 |
2.1.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作业成本法的要素 | 第17-19页 |
2.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 第19页 |
2.3 作业成本核算步骤 | 第19-21页 |
第3章 案例背景分析 | 第21-27页 |
3.1 公司基本情况 | 第21-24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21-22页 |
3.1.2 昆山厂简介 | 第22页 |
3.1.3 生产特点及生产流程 | 第22-24页 |
3.2 MD公司昆山厂现有成本核算现状 | 第24-25页 |
3.3 MD公司昆山厂成本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3.1 产品成本的信息不够准确 | 第25-26页 |
3.3.2 单纯运用工时作为制造费用分配标准 | 第26页 |
3.3.3 成本的基础工作不健全 | 第26-27页 |
第4章 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7-30页 |
4.1 实施作业成本法必要性分析 | 第27-28页 |
4.1.1 产品种类的多样化需求 | 第27页 |
4.1.2 间接费用需要建立更合理的分配标准 | 第27-28页 |
4.1.3 完善内部管理需要有效的控制成本 | 第28页 |
4.2 应用作业成本法可行性分析 | 第28-30页 |
4.2.1 具备清晰的作业流程 | 第28页 |
4.2.2 资源费用可以有效归集 | 第28-29页 |
4.2.3 具备完善的成本核算系统 | 第29-30页 |
第5章 作业成本法在MD公司昆山厂的应用 | 第30-46页 |
5.1 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总体目标与原则 | 第30-31页 |
5.1.1 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总体目标 | 第30页 |
5.1.2 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原则 | 第30-31页 |
5.2 昆山厂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流程 | 第31-37页 |
5.2.1 准备工作 | 第31-32页 |
5.2.2 分析企业的工艺流程 | 第32页 |
5.2.3 作业的确定 | 第32-33页 |
5.2.4 作业中心的划分和确认 | 第33-34页 |
5.2.5 分析和确立资源 | 第34-35页 |
5.2.6 形成作业成本中心 | 第35-37页 |
5.2.7 计算产品成本 | 第37页 |
5.3 昆山厂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 | 第37-44页 |
5.3.1 昆山厂资源消耗情况 | 第37-38页 |
5.3.2 昆山厂作业成本计算 | 第38-44页 |
5.3.3 两种核算方法结果的数据差异分析 | 第44页 |
5.4 昆山厂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效果评价 | 第44-46页 |
5.4.1 成本计算准确性提高 | 第44-45页 |
5.4.2 成本控制得到改进 | 第45页 |
5.4.3 产品决策的准确性提高 | 第45-46页 |
第6章 进一步完善作业成本法在昆山厂应用的建议 | 第46-48页 |
6.1 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 第46-47页 |
6.2 完善并规范作业成本数据 | 第47页 |
6.3 持续改进作业成本核算方案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