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合欢皮不同提取组分抗肿瘤新生血管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肿瘤的血管治疗概述第9-12页
     ·肿瘤与治疗现状第9页
     ·血管生成第9-11页
     ·血管生成与肿瘤第11-12页
   ·抑制肿瘤血管药物现状第12-13页
   ·中药抗肿瘤新生血管现状第13页
   ·合欢皮概述第13-14页
     ·合欢皮的作用第13-14页
     ·合欢皮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前期实验结果第14页
   ·本文采用细胞概述第14页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合欢皮中抗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有效组分的提取第16-24页
   ·引言第16页
   ·材料与试剂第16-18页
     ·实验材料第16页
     ·实验仪器第16-17页
     ·主要试剂第17-18页
   ·实验方法第18-20页
     ·HMEC-1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第18页
     ·SRB法细胞增殖抑制试验第18页
     ·抗人微血管活性组分的提取分离第18-19页
     ·得率第19页
     ·细胞毒评价第19页
     ·组分化学定性第19-20页
     ·组分定量第20页
     ·正丁醇残留检测第20页
     ·统计学处理第20页
   ·结果与讨论第20-23页
     ·HMEC-1细胞生长曲线第20-21页
     ·各组分细胞活性检测结果第21页
     ·活性组分得率,半数抑制率以及细胞毒评价结果第21-22页
     ·得率第22页
     ·定性结果第22-23页
     ·定量、正丁醇残留结果第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合欢皮有效组分体外药效学初步评价第24-32页
   ·引言第24页
   ·材料与仪器第24-25页
     ·材料第24页
     ·主要试剂第24-25页
     ·主要仪器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26页
     ·3B11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5页
     ·SRB法在3B11细胞上测定IC_(50)值第25页
     ·细胞迁移实验第25-26页
     ·成管实验第26页
     ·HE染色观测细胞形态变化第26页
     ·统计学处理第26页
   ·结果与讨论第26-31页
     ·3B11细胞的生长曲线第26-27页
     ·三个有效组分对3B11细胞的IC_(50)第27页
     ·三个有效组分对HMEC-1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第27-29页
     ·三个有效组分对3B11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第29-30页
     ·成管实验结果第30-31页
     ·组分23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合欢皮三个有效组分体内毒理学评价第32-45页
   ·引言第32页
   ·材料与试剂第32-33页
     ·实验材料第32页
     ·实验仪器第32-33页
     ·主要试剂第33页
   ·实验方法第33-36页
     ·给药剂量的确定第33-34页
     ·给药剂量与小鼠分组第34页
     ·一般观察指标第34页
     ·生化指标的测定第34-35页
     ·HE染色第35-36页
     ·统计学处理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44页
     ·剂量的确定和小鼠的分组第36-37页
     ·一般毒性表现第37-40页
     ·生化指标的结果第40-42页
     ·组织病理学图片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合欢皮有效组分体内药效学评价第45-55页
   ·引言第45页
   ·材料与试剂第45-47页
     ·实验材料第45页
     ·实验仪器第45-46页
     ·主要试剂第46-47页
   ·实验方法第47-48页
     ·肿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分组第47页
     ·一般指标观察第47页
     ·器官指数等指标的测定第47页
     ·免疫组化染色第47-48页
     ·细胞凋亡检测第48页
     ·统计学处理第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53页
     ·对H22荷瘤小鼠食量的影响第48-49页
     ·对H22荷瘤小鼠饮水量的影响第49页
     ·组分23对H22荷瘤小鼠体重的影响第49-50页
     ·组分23对H22荷瘤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第50-51页
     ·组分23对H22荷瘤小鼠血压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第51页
     ·组分23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的影响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已发表文章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种中药——五倍子和黄连的抗群体感应与抗病原菌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膳食色氨酸对小鼠摄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