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环己酮参与的吖啶及咪唑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引言第8-10页
    1.2 环己酮参与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第10-13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钯催化的9-芳基吖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第15-44页
    2.1 研究背景第15页
    2.3 吖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第15-20页
        2.3.1 单组分合成吖啶类化合物第16-18页
        2.3.2 二组分合成吖啶类化合物第18-20页
    2.4 9-芳基吖啶化合物的合成研究第20-22页
        2.4.1 单组分合成9-芳基吖啶第20页
        2.4.2 两组分合成9-芳基吖啶第20-22页
    2.5 课题的提出第22-23页
    2.6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23-27页
        2.6.1 溶剂的优化第23-24页
        2.6.2 配体的优化第24-25页
        2.6.3 催化剂的优化第25页
        2.6.4 混合溶剂的体积配比对反应的影响第25-26页
        2.6.5 反应物的量及其它反应条件的筛选第26-27页
    2.7 反应底物的考察第27-29页
        2.7.1 取代的环己酮与2-氨基二苯甲酮的反应第27-28页
        2.7.2 取代的2-氨基二苯甲酮与环己酮的反应第28-29页
    2.8 控制反应与机理探究第29-30页
        2.8.1 控制反应第29-30页
        2.8.2 机理探究第30页
    2.9 实验部分第30-43页
        2.9.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第30-31页
        2.9.2 合成9-芳基吖啶衍生物的步骤第31页
        2.9.3 产物结构表征第31-43页
    2.10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酮参与的咪唑衍生物的合成研究第44-69页
    3.1 研究背景第44页
    3.2 咪唑类化合物合成的研究进展第44-49页
        3.2.1 Debus-Radziszewski咪唑合成法第44-45页
        3.2.2 以腈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咪唑衍生物第45页
        3.2.3 以异腈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咪唑衍生物第45页
        3.2.4 以叠氮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咪唑衍生物第45-46页
        3.2.5 以眯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咪唑衍生物第46页
        3.2.6 以酰胺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咪唑衍生物第46-47页
        3.2.7 以胺为原料合成咪唑衍生物第47-48页
        3.2.8 以无机铵为原料合成咪唑衍生物第48-49页
    3.3 课题提出第49页
    3.4 条件优化第49-53页
        3.4.1 添加剂的优化第49-50页
        3.4.2 溶剂的优化第50-51页
        3.4.3 温度的优化第51页
        3.4.4 酸的优化第51-52页
        3.4.5 碱的优化第52-53页
    3.5 反应底物的考察第53-55页
        3.5.1 酮与苄胺的反应第53-54页
        3.5.2 环己酮与胺类物质的反应第54-55页
    3.6 控制反应与机理探究第55-57页
        3.6.1 控制反应第55-56页
        3.6.2 机理探究第56-57页
    3.7 实验部分第57-68页
        3.7.1 化学试剂与仪器设备第57页
        3.7.2 合成咪唑衍生物的步骤第57-58页
        3.7.3 产物结构表征第58-68页
    3.8 本章小结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录A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第76-96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间隔基和侧基对阳离子型聚多肽温度响应性质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不同π桥及二氟联噻吩的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