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基于局部信息的聚类新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目前面临的挑战第16-17页
    1.4 文章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聚类分析概述第19-37页
    2.1 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第19-28页
        2.1.1 形式化描述第19页
        2.1.2 常用数据结构第19-20页
        2.1.3 数据标准化第20页
        2.1.4 数据类型及相似性度量第20-23页
        2.1.5 常用准则函数第23-25页
        2.1.6 聚类有效性准则第25-28页
    2.2 常见聚类算法第28-35页
        2.2.1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第28-29页
        2.2.2 基于层次的聚类算法第29页
        2.2.3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第29-30页
        2.2.4 谱聚类算法第30-32页
        2.2.5 近邻传播算法第32-33页
        2.2.6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第33-35页
    2.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基于改进引力搜索的聚类中心识别算法第37-51页
    3.1 引言第37-38页
    3.2 引力搜索相关知识第38-41页
        3.2.1 算法形式化描述第38-39页
        3.2.2 算法步骤第39-41页
    3.3 基于改进引力搜索的聚类中心识别算法第41-46页
        3.3.1 聚类中心编码策略第41-42页
        3.3.2 改进的引力搜索算法第42-43页
        3.3.3 算法步骤第43-46页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6-50页
        3.4.1 聚类有效性准则第46页
        3.4.2 数据集实验第46-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基于数据场的改进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第51-67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数据场及势能熵相关知识第51-54页
        4.2.1 数据场第51-53页
        4.2.2 势能熵第53-54页
    4.3 基于数据场的改进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第54-60页
        4.3.1 确定聚类中心第54-57页
        4.3.2 样本分配第57-59页
        4.3.3 算法步骤第59页
        4.3.4 算法复杂度第59-60页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0-66页
        4.4.1 聚类有效性准则第60页
        4.4.2 人造数据集实验第60-65页
        4.4.3 UCI数据集实验第65-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67页
    5.2 今后工作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7页
作者简介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型的频域光声仿真及重建
下一篇:基于相关滤波与分层加权的视觉目标跟踪